熱門:

2024年4月18日

傅雲杰 基金

新質生產力待見效 新興債看高一線

環球經濟增長繼續下行,我們預計美國仍可避免衰退。多個國家的製造和服務業需求轉弱,以及中國面對通縮壓力,均有助緩和環球物價壓力。這些趨勢加上主要央行收緊貨幣政策所累積的影響,應進一步壓低環球經濟增長和通脹,繼而導致已發展市場政府債券孳息率下降,和美元略微走弱。這種宏觀環境對新興市場有利,尤其是我們預期將表現領先的拉丁美洲。

由於中國不再是最終的出口來源,亞洲供應鏈變得日益重要。南韓和台灣的美國出口總額,自2003年以來首次超過輸往中國內地的出口總額。在2023年,中國經濟按年增長5.2%,超過政府5%左右的目標。展望2024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料將放緩至4.8%。最新公布的經濟活動數據顯示前景好淡紛呈,雖然消費保持穩定,但需要更強勁的收入增長才能使開支增長加速,而這需要就業市場更趨緊絀。

中國產能過剩存通縮風險

房地產投資繼續錄得雙位數跌幅,新屋銷售亦然(按年分別下跌10.6%和12.9%)。房地產服務和房地產投資的國內生產總值合計佔比,由2020年的21.2%下降至2023年的15.4%(估計),反映每年跌幅接近2個百分點。不過,政府主導的房屋項目令房地產投資/國內生產總值輕微上升,或可抵消上述負面因素。

中國政府維持「5%左右」的進取增長目標,整體基調支持增長和注重改革,因此政策並無大幅轉向。科技自立自強和確保經濟動力仍然是基本政策的重點。因此,儘管傳統增長動力持續轉向「未來產業」和「新質生產力」的結構性轉變,短期內將造成負面影響,但仍然是明確的政策目標。不過風險仍然存在,雖然政策支持依然聚焦於供應方面,但產能過剩將引發國內通縮和貿易報復的憂慮。

亞洲利率表現顯著勝美息

亞洲大部分經濟體的通脹已逐漸達到或接近目標區間。亞洲各地央行與全球主要央行同樣保持審慎,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另一個考慮因素是美元仍然強勁,若美元進一步走強,可能影響進口通脹。由於憂慮外滙穩定性,錄得貿易逆差的亞洲經濟體可能更加審慎,等待聯儲局採取行動。似乎大多數央行仍希望避免過早和過於進取地減息。美國經濟和資產市場展現強勢,而且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強調,需要對通脹持續降至2%加強信心,均支持這個觀點。不過,亞洲債券市場在反映提早減息方面相對較為保守。自年初以來,亞洲利率表現顯著優於美國利率,源於本土市場持續深化,有助穩定孳息率。

印度或將成第三大經濟體

再者,印度2023年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數據優於預期,當地連續3季經濟增長超過8%,成為全球增長最迅速的主要經濟體。當地公營領域投資帶動經濟增長,投資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34%,接近2010年代初的高位。隨着製造業開始回升,印度2023至2024財年首9個月的電子產品出口急升22%至超過200億美元。手機出口佔比超過一半,其中iPhone出口總值超過70億美元。因此,印度仍有望在2027年之前超越日本和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我們相信,高收益債券、銀行貸款及按揭抵押債券的個別領域等其他息差產品,提供可觀孳息率,但我們承認這些產品仍然容易受到以下因素影響:央行政策、宏觀相關情緒意外轉變,以及無法預期的地緣政治發展。在美國經濟增長較預期強勁、美國國庫債券供應增加以彌補不斷膨脹的財政赤字,以及通脹仍高於各國央行目標等因素的推動下,市場對「利率持續高企多一段時間」的憂慮揮之不去,亦會導致市場反覆波動。

傅雲杰

西方資產管理

投資組合經理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