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注視的通脹指標PCE,去年12月以年率計升2.9%,數據反映央行的貨幣政策有效,通脹有望達標。去年第四季GDP增長3.3%,2023全年增長達3.1%,經濟較預期好。通脹緩緩回落令聯儲局有條件減息,但經濟仍有不俗增長的環境下過早減息,可能會刺激通脹回升,這不是央行想見到的。
10年期實質利率(名義利率減去通脹率)是借貸成本一個重要指標,目前大約1.7厘,比去年11月的高位2.1厘稍微回落。在量寬時代,10年期的實質利率大部分時間是在1厘以下,甚至負值。實質利率高企,對放貸者有利,因不用承擔太大風險,持有國債已可跑贏通脹,收益率4厘以上,使債券風險調整(risk-adjusted return)的回報較股票吸引。
去年受壓股市和板塊仍看好
今年的兩個預期是美息降、美元跌,但踏入2024年的情況剛好相反。早前預期聯儲局年內會減息150點子,但近期就業數據較市場預期好,經濟仍有不俗的增長,市場開始調整減息過分樂觀的預期。10年期債息反彈,美元轉強,去年底才轉強的板塊和資產回落。利率期貨顯示,3月減息四分之一厘的機會,由77%降至46%。息口已見頂是共識,近期的調整反而提供趁低吸納的機會,去年受壓的股市和板塊仍可看好。
若美息年內減1.5厘,對利率敏感行業例如金融和高息股有利,而債券更是直接受惠的資產。據JPM的研究,如息口下跌1厘,假設孳息曲線平行向下移動,10年期國債升幅可達11.8%,30年期升20.6%,投資級別債升12.2%,高息債10.7%。但減幅達1.5厘,往往是遇上金融危機或經濟衰退。現時市場認為經濟不會衰退卻預期減息1.5厘,是否有點矛盾?
年初至今,科技公司已裁減2.3萬個職位,當中包括Microsoft、Google、Amazon等有盈利的公司,傳統企業例如花旗銀行、Nike和UPS也計劃裁員。企業裁員其中一個原因是用AI取代人手,另外是裁減開支和提升效率。這反映大型企業高層對經濟前景有保留,收入增長可能放緩,希望透過削減人手維持盈利。
新興市場股市可望回升
參考彭博指數,去年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券(Local currency debts)回報達6.4%,而以美元定價新興市場債券更升了9.6%。過去兩年,新興市場貨幣兌美元下跌了不少,市場預期美國快將減息,美元轉弱,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券有機會賺取滙價升值,較美元定價的新興市場債券吸引。過去3年,美元的強弱和新興巿場股市呈反向相關性【圖】,假若美元因息降而回調,新興市場股市可望回升。現時新興市場市盈率和市賬率都低於過去10年平均值,估值吸引。
日企倘續改革可引外資
總括來說,減息周期下美國債和投資級別債較受惠,但財赤嚴重和縮表,未來美債供應較多,傾向持有5年或以下的債券。地區性銀行和金融機構持有較多長債,減息有助長債價值回升,支持股價反彈。中小企較倚賴貸款或發債,減息有利降低融資成本,改善盈利,羅素2000小型股ETF值得留意。息差收窄令美元轉弱,新興市場股債可望有較佳表現。地緣政治令航運受阻,供應鏈或更多考慮Near-shoring,墨西哥因鄰近美國將最受惠。印度受惠供應鏈和半導體生產轉移,但股市接近歷史高位,宜待出現調整才吸納。日本企業注重提升股東價值和增加回購,做法有點像美國企業。改變如能持續,有望吸引更多外資流入。
免責聲明:所提供資料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投資建議及邀約,筆者已盡力確保所提供資料乃屬準確及可靠,但對其準確性及可靠性概不作出任何保證,亦毋須就由於任何不確或遺漏而導致之損失或損害負責。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價格可升亦可跌,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