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延續11月份的強勁走勢,標指突破了4600的阻力,納指也發力,一同創出自2022年3月以來的高位。而價值型股票比重較多的道指,已經再創歷史新高!如筆者在去年12月「2023年風險因素料比今年少」一文的結論,美股在2023年的表現不會像2022年那麼差。那2024年的表現會是怎麼樣?
可以肯定,2024年的關注點會較今年多。過去兩年,美股關注點主要只有兩個,就是通脹和利率走勢。但這兩個因素,隨着通脹受控:11月核心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增幅放緩至4%,雖然比聯儲局目標的2%還高,但如果利率仍然維持高企一段時間,通脹應該會回落到更低的水平。故此,市場普遍相信,加息周期已經完結。所以第一個關注點,就是何時開始減息,並能找出減息周期能受惠的板塊和股票。
減息周期受惠股
其實最近板塊的表現,已經提供了一些指引。自10月底,市場相信利息已經見頂,股市出現反彈以來,表現最好的板塊是房地產(升21.8%)、資訊科技(升18.7%)、金融(升18.3%)和非一般消費品(升18%)。留意這裏說的是「減息周期」,不是「低息環境」。特別是這次減息,不是因為經濟衰退,而是因為通脹,並且經濟沒有出現硬着陸。所以對息口特別敏感的進攻型板塊,例如資訊科技;或是因為減息而刺激經濟活動的板塊,如非一般消費品都會受惠。
那麼傳統上會受惠於低息環境的板塊,例如公用事業又怎樣?其實在2020年4月到2022年2月這段近零息的期間,標指內的增長股(升72%)跑贏大市(升61%)。而價值股跑輸大市,只升47%。拿非一般消費品和公用事業板塊比較,前者同期也升72%,但公用事業只微升13%。所以開始減息或低息環境,並不一定令公用事業這類高股息率板塊受惠。
人工智能熱潮
今年美股上半年的升幅,主要是由「偉大七雄」(即蘋果、微軟、谷歌、Meta、輝達、亞馬遜和特斯拉)貢獻。背後的投資主題,當然就是鬧得熱烘烘的人工智能(AI)。而AI熱也帶動了一眾半導體股票的升浪,費城半導體指數在最近三個月就升了12.2%,大幅跑贏標指的5.4%。過去這類主題,例如新能源、電動車和元宇宙等,都只是曇花一現。AI能否在2024年甚至將來持續發展,是另一個重要的關注點。
美國總統大選
最後,明年11月是美國總統大選。到現時為止,根據民主和共和兩黨已宣布參選的人選,有可能仍是拜登和特朗普的較量。如果成真,股市的表現,極有可能像2020年10到11月期間的資金流向。即是資金會隨着選情,流入領先黨派所倡議政策相關的板塊。
民主黨關注全球暖化和推動環保,大力支持另類新能源或再生能源的發展。對於稅務政策,他們傾向「劫富濟貧」,就是對大企業增加稅收,而對本土小企業提供稅務優惠。在健康護理和醫療政策上,民主黨是要力推全民醫保、減低醫藥費用和壓低醫保保費。所以如果民主黨在選舉佔上風,羅素2000成份股和新能源行業會受惠。相反,健康護理服務業會受壓。
反之,共和黨在能源政策方面是「能源自主」,大力支持本土的傳統能源業,積極開採石油、煤炭等,以求自給自足。國防方面,貫徹特朗普「美國第一」的精神,當然是要增加軍費和軍備。 在稅務和法規上,共和黨偏向放鬆對大型金融業的監管和稅收。如果共和黨在選舉佔上風,舊能源如石油、煤礦等行業,軍備生產商等會受惠。
對筆者而言,2024年應該是較精彩的一年,因為話題不再局限在通脹和利率了!
【美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