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3月16日

李智穎 市場分析

【私銀觀】亞洲股票反彈尚未完結

在去年寫下史上最長熊市紀錄之後,過去4個月來,亞洲股票已從低谷反彈了大約25%。不過,反彈行情在最近幾周暫緩,2月初以來MSCI亞洲(日本除外)指數回跌了5%左右。現在的問題是,這次市場調整到底只是牛市中的暫事歇息,還是進一步下跌的開端。

地區增長前景具韌性

歷史趨勢或能為我們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借鑑。從2010年以來,亞洲經歷了4輪牛市。這幾次牛市平均持續23個月,最低點起始的升幅約62%。儘管每輪牛市都有不同的宏觀經濟背景,和自下而上基本面變化,但這些趨勢指向這輪反彈可能尚未完結。

更多私人銀行觀點

而且,這並非我們對前景樂觀的唯一理由。許多亞洲市場的增長前景仍具韌性,而美債收益率亦預計會在年內逐步下降。企業盈利似乎正在接近底部,1.4倍的市賬率(P/B)估值,也低於其10年平均值。這些因素說明到2023年底,亞洲(日本除外)股票可能取得低雙位數的上行空間,部分板塊(尤其是北亞)將引領升勢。

盈利或下半年恢復增長

我們觀點的前提是,亞洲的盈利周期走出轉折。主要周期性行業庫存水平和價格壓力居高不下,說明整個地區的盈利可能在2023上半年按年再降9%。不過,我們預計隨着宏觀情況的好轉,盈利在2023下半年可能按年反彈12%,令全年盈利增長達到2%(而2022年預計下降2%)。儘管這個按年增幅不能說是出色,但相比之下,美國和歐洲盈利預期還將下降5%。

中國應會是亞洲市場中盈利增長的領頭羊。儘管消費拉動的復甦站穩腳跟尚需時日,我們認為,經濟重新開放將令盈利在2023年按年增長14%。在亞洲策略中,我們繼續看好中國股票,行情回落盤整將是投資者逢低買入的良機。我們預計,到年底MSCI中國指數還有中雙位數的上行空間。

為半導體上行周期布局

在市場關注中國大陸的重新開放之際,韓國和台灣地區市場今年以來表現排名前列。這歸因於以下因素:IT行業盈利見底在望、估值相比整體亞洲市場有吸引力、歐洲等終端市場正在接近周期底部,以及美債收益率仍然低於其去年10月高點。

這些利好因素預料還會保持,,從而支持我們轉為看好韓國股市的觀點。整個IT供應鏈的企業都已降低了平均售價,並採取措施快速消化過剩的晶片庫存。我們認為,供求形勢和營業利潤率將在下半年好轉,令亞洲IT行業在2024年實現近38%的盈利增長。韓國屬於早周期市場,行情通常會計入未來一年的盈利增長預期,而不是今年(預估按年減少20%)。

整體而言,我們預計MSCI亞洲所有國家(日本除外)IT板塊指數將在未來6至12個月,跑贏整體亞洲股票,而幅度約在高單位數水平。在此板塊中,我們看好記憶體晶片製造商、晶圓代工龍頭和精選的IC設計公司。

東盟具結構性增長動力

短期內,北亞市場提供了更多戰術性上漲機會,不過從長期看,東盟市場依然是多元化投資組合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中美形勢,加上中國對東南亞的直接投資上升,「中國+1」策略下供應鏈遷移,持續成為東盟地區的結構性增長動力。東盟地區整體盈利預料將在2023年取得按年增長11%的不俗表現,同時,中國遊客重臨也應在短期內利好泰國等市場。我們繼續看好泰國股票。

李智穎

瑞銀

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大中華區股票主管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