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全球最主要的生產基地,其削減碳排放的成效將直接影響全球能否達成減排目標。筆者將介紹中國減排的目標、路線及策略,並淺談相關的投資機遇。
在2020年9月的聯合國大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中國計劃於2060年達到「碳中和」,並於2030年前「碳達峰」(一般合稱「雙碳」目標)。此目標當中存在一些挑戰,假若參考歐盟、美國、日本等已發展地區,通常從「碳達峰」達致「碳中和」須經過約50至70年的過渡期;相比之下,中國則只有30年時間。按已公布的計劃推算,中國於2030年「碳達峰」後須每年減排約8%至10%,遠高於其他已發展國家的減排速度。因此,要達成「雙碳」目標,中國必須訂下清晰及有效的方案。
把「雙碳」納入社會及經濟發展
為達成「雙碳」目標,中國推出了「1+N」的政策框架。國務院於去年10月發表一份關於貫徹相關目標的意見指引,即是「1+N」的「1」,具方向性作用。該指引列出分為10方面的31項重點任務。當中明確提出要把「雙碳」目標納入社會及經濟發展中,這意味未來經濟規劃等重大政策都必須考慮「雙碳」目標。在規劃中,從企業生產的節能減排,到個人綠色消費,以至較宏觀的基建、教育、社會等,都將會全面融入「雙碳」目標。
具體落實方面,則制定了3個階段性目標,包括:一,在2025年,單位GDP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須較2020年分別下降13.5%及18%,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升至20%,森林覆蓋率及蓄積量分別達到24.1%和180億立方米;二,2030年碳排放量達到峰值,單位GDP碳排放較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升至25%,風能及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三,2060年實現「碳中和」,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達到80%以上。
為「碳達峰」訂十大行動
另外,國務院同時發布了《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是「1+N」框架中的「N」的首份政策文件,方案為「碳達峰」訂下十大行動。接下來的「N」則將包括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等針對不同領域或行業的實施方案。
綜觀中國碳減排的政策,從化石能源轉向清潔能源將成為實現目標的重點。由大規模建設光伏、風電及儲電裝備,到發展新能源電動車替代燃油汽車,再到後期工業生產方法由使用化石燃料轉為電氣化,中間將產生大量的投資機遇,而能在這些範疇中帶來技術及產品創新的企業,將成為投資重點,容後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