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環球經濟增長步伐明顯放緩,全球各地採購經理指數轉弱,令市場擔憂這一輪疫後復甦周期的持續性。筆者認為,投資者毋須過度憂慮,環球經濟經過第二季強力V形反彈後,目前正步入中段擴張期,按年增長率放緩是自然不過的情況。當景氣周期處於中段,按月增長動力和公司盈利上調的勢頭減慢,將在未來數月令股票市場展現較溫和的升勢。同時,經濟前景也面對新的不確定因素,包括美國聯儲局啟動退市,能源價格上升推高通脹,中國各行業監管收緊與房地產債務問題,均令市場持續波動。
事實上,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增加,將促使聯儲局維持非常審慎的退市策略,經濟增長動力減慢亦有助通脹於未來數季回落,需求稍為放緩則有助供應方爭取時間補充缺口。
料儲局2023年6月加息
企業因應疫後復甦擴大生產規模,增加供應滿足需求,緩和通脹瓶頸壓力,將帶動通脹壓力於2022年逐步減退。美國8月份消費物價指數低於預期,二手汽車和貨車價格下調,顯示通脹逐步受控。
聯儲局預料於11月2日至3日的下一次會議正式公布退市,但筆者相信,今次退市不會重演2013年引發市場「退市恐慌」,因為局方早已向市場發放清晰訊號,將於今年內開始循序漸進式政策正常化。我們預測退市過程將持續8個月,到2022年6月完成。更重要的是,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強調完成退市並不代表聯儲局會馬上加息,因為未來經濟增長仍存在不明朗因素。
故此,我們預料聯儲局將會在2023年6月開始加息,首次加息四分一厘,同年12月再加四分一厘,意味環球利率水平仍將長期偏低。
聚焦可持續投資 提升抗逆力
我們對經濟周期中段調整投資部署,更着重利潤率高和業務模型強勁的優質公司,偏好大型股,並通過高息股尋找額外穩定收益,同時聚焦可持續投資主題,以加強投資組合的抗逆力。
現金流強勁、商業模型具競爭力和財政狀況穩健的優質企業擁有最佳優勢,有望提供可持續的盈利增長。當景氣周期處於成熟的中段擴張期,股票回報展望維持正面但上升幅度將會放緩,而且市場波動將加劇。投資者可以利用對沖基金、私募股本基金和私募信貸基金發揮分散風險的作用,尋求與市場相關度較低的另類投資回報。
參考過往市場數據,周期中段的公司盈利增長仍然穩健,應可為公司估值提供基本因素支撐,促使我們對環球股票、環球高收益債券、新興市場和亞洲債券持偏高比重配置。
多元配置 減內房違約風險
從投資主題來看,我們偏好受惠亞洲結構性增長、全球數碼轉型和碳中和等長期增長趨勢。環球板塊策略方面,我們近月減低周期性行業的配置,將資源類、工業和地產股下調至中性,而我們的順周期板塊觀點更偏重質量,專注盈利透明度較高的非必需消費品、科技、通訊服務和金融股。
亞洲市場方面,近期中國房地產債務問題觸發中港股市和債市大幅波動,我們認為個別房地產發展商的債務問題引發系統性危機的風險較低,預期中國政府將支持有關企業進行有秩序的債務重組,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房地產債務風險蔓延至經濟其他領域。應對中國市場近期的波動,建議投資者以環球多元資產配置分散投資風險為重點,並專注優質股債,筆者偏好抗逆力和防守性較強的亞洲績優股、高息股和投資級別債券。
亞洲股市當中,新加坡、台灣和泰國股票配置比重偏高,因為這些市場受惠環球復甦趨勢。新加坡的疫苗接種率達80%,為亞洲區內之冠;台灣繼續受惠全球半導體短缺和全球數碼轉型浪潮,當地科技企業明年盈利前景依然看俏。泰國非常依賴旅遊業,因此是經濟重啟和恢復國際旅遊的主要受惠者。亞洲債市則偏好亞洲投資級別美元企業債券、印尼美元企業債券和中國國企發行的債券。
市場對債務違約風險蔓延的憂慮持續,很可能令中國股票和債券風險溢價保持在較高水平,我們對中國股票和中國美元企業債券持中性投資觀點,專注受惠中國政府政策支持的板塊和公司作差異化配置。筆者看好的優質中國公司,都受惠科技自主、高端製造、5G科技、自動化、淨零碳排放轉型、可再生能源、電動車供應鏈和創新藥的長期增長趨勢。預料中國促進「共同富裕」發展策略,專注社會公義、收入平等和勞工福利保護,應可提高投資者對ESG下社會責任的意識,為相關新興可持續投資趨勢增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