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局上周「放鴿」,意圖明顯,是為美國股市打強心針及減低美元上升壓力。然則美國國會已通過1.9萬億美元的紓困刺激方案,為何聯儲局會認為美股仍需要催谷,而美元不應該過早反彈?
原因可從主席鮑威爾於議息前後的言論反映。因為自從2月12日美國拍賣長期國債結果不如理想,10年期美國國債孳息率(下稱長息)突破1.2厘水平上升後,至聯儲局議息前,長息已曾上升最多0.44厘至1.64厘。根據聯儲局各委員的詮釋,美國長息上升,是市場對美國經濟復甦增速的反應,及對通脹預期的結果。
金融條件仍然寬鬆
自去年美國大選由拜登勝出後,聯儲局已經進入「停擺」狀態,根據鮑威爾在議息前對不作為的解釋是:美國的金融條件(Financial Conditions)仍然寬鬆、友善。其一,美股中的納斯達克指數雖然在長息猛升的2月中至3月中下跌了4%,但道指卻屢創新高,累積升4.3%,股市並無崩盤;其二,美國非投資評級債劵的平均信貸息差只上升了22點子,比較去年高峰時的1415點子低約1038點子,代表信貸無壓力;其三,在長息上升的一個月當中,美滙指數反彈1.5%至91.83,比去年高位仍低10.8%。
既然有寬鬆的金融條件與政府派錢,何愁華爾街及「主街」不暢旺?當然,看歷史者會舉出2013年發生的「削減恐懼」(Taper Tantrum)作反證,認為若美國長息上升,短期內美股及環球股市會有大回吐,甚或刺穿資產泡沫。不過,大家需要留意的是,2013年5月至9月,當標普500指數下跌7.5%時,長息的確從1.62厘上升至3厘;但更重要的是美國10年期通脹掛鈎的孳息率亦從-0.7厘上升至0.92厘,升幅達1.62厘,超過長息的1.38厘升幅。
長息「乾升」才可怕
股市不怕長息上升,因為上次加息周期開始時,長息為2.5厘,較現在高0.82厘,加息仍頗遙遠;但若長息「乾升」,背後沒有適量通脹支持,這才可怕。2013年5月至9月,美國通脹(聯儲局追縱的個人消費支出平減物價核心指數(Core PCE)只從1.4%上升至1.6%,美國通脹掛鈎債劵孳息卻上升1.62厘,沒有實質通脹支持的孳息率上升打擊高市盈率股份至甚。
為防止實質利率在通脹上升前已大升,鮑威爾在議息後的記者會不忘為所謂「通脹上升」作出定義,他說當聯儲局決定是否退市及加息時,所考慮者是「實質通脹」上升的速度及趨勢,而非「通脹預期」。
舊經濟股次季末可沽
觀乎議息後長息仍彈上1.75厘的13個月高,10年期通脹掛鈎孳息亦上升8點子才回調,道指回調1.2%、納指亦下趺1.9%;高息債信貸息差擴闊15點子;美滙指數反彈0.6%;市場似乎需時消化此「承諾」。
踏入第二季,「高估值」資產仍會受壓,但國內高科股業績公布應可對此板塊構成支持,去年美國總統大選前筆者建議購入舊經濟、復甦型美股,第二季末可獲利,避免了第三季中將開始的美國加稅爭議。美國長債息上升但短債回報受限,債市買賣兩閒。美元上升,並非全因債息上升,歐洲疫情反覆、上游原料供應有樽頸及財政刺激未到位,令歐羅產生短期下行壓力而支持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