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有兩個熱門話題,一個是比特幣,一個是碳中和。
比特幣的價格在過去一年上漲了6倍,其背後原因之一是私人範疇對各國央行所主導的信用貨幣體系產生了懷疑。尤其是聯儲局在去年推出無限量寬政策,導致全球流動性氾濫,各類資產價格大幅普漲。
另一方面,包括中國在內的諸多《巴黎協議》簽署國在去年宣布了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計劃,承諾於2050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令節能減碳成為全球大勢所趨。
比特幣不合時宜
眾所周知,比特幣被詬病的一個主要缺點是「挖礦」過程中能源耗費巨大。據估算,比特幣每年消耗的電力約是智利的年用電量,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紐西蘭的年排放量。在全球致力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這似乎不合時宜。
為約束企業的排放行為、激勵機構發展節能減碳技術,歐美及中國都推出了碳排放配額,或經核證的減排證書等可交易的碳信用產品,碳交易市場也誕生多年。目前,歐盟排放交易體系最為成熟,交易額佔全球80%。相關金融衍生品也愈益得到投資者青睞。例如,歐盟碳排放信用(EUA)的期貨價格在過去一年上漲近一倍。全球還有眾多類似的碳交易平台,雖然總體交易量有限,但產品愈來愈標準化,未來增長空間巨大。
對高排放企業而言,碳額度或碳信用就像貨幣一樣,如果碳排放超出配額,就必須「支付」相應數量的碳信用。隨着更多機構加入碳中和行列,它們需要購買碳信用以抵消碳排放,令需求增加。碳信用交易更規範,相關金融產品更標準化,完全可以在此基礎上開發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分散式記賬工具。換句話說,為何不搞個「碳幣」呢?
碳幣有兩大優點
簡單說,除綠色環保外,碳幣還有兩大優點。第一,碳幣更適合作為貨幣。碳幣的潛在供應量介乎比特幣與信用貨幣之間,更適合作為貨幣。信用貨幣的潛在供應量是無限的,令公眾擔心通貨膨脹及貨幣貶值,這也是比特幣在2008年應運而生的主要原因。比特幣的潛在供應量絕對有限,但容易導致通貨緊縮。因此,比特幣不適合作為貨幣,只能作為一種資產。
碳幣的年度供應量將取決於人類每年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發行量將以此為上限。隨着技術進步,每年的減碳總量會不斷增加。這意味碳幣的供應既不是絕對有限,也不能隨意濫發。因為減排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能改善福利及創造價值,較比特幣單純的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更具社會意義,較信用貨幣更具紀律性和約束力。因此,碳幣既可防止通貨膨脹、保持幣值穩定,又可避免通貨緊縮,促進經濟發展。
第二是分散式發行,但央行可利用碳滙儲備作為貨幣政策的調節工具。信用貨幣發行的主導權在各國央行,而比特幣則是由分布全球的民間主體通過競爭性的算法(挖礦)發行,不受央行控制,也令央行失去了通過貨幣政策調節貨幣供應、緩和經濟周期的能力。由於碳減排需要世界各地的官方或非官方專業認證機構核證後才有效,因此碳幣的發行是分散式的,由民間和官方主體共同完成。
另一方面,由於森林是吸收二氧化碳的一個重要渠道,在絕大多數國家森林都是國有資產,因此,如果各國將森林產生的「碳滙」交予央行,央行就擁有了一個碳滙儲備(類似黃金儲備或外滙儲備)。央行可利用碳滙儲備作為貨幣政策的調節工具,在需要時使用它購買國債、發行碳幣,或者賣出國債、回收碳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