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2月2日

吳詩雅 MPF

理財規劃 認識雪球效應威力

早前3月由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進行的調查顯示,僅39%的受訪者滿意自己的財務狀況,較2015年的46%還要低,當中,更有近半年輕人認為其財務狀況限制了自己做重要的事情。隨着2020年即將完結,大家不妨趁機好好檢視過去一年理財得與失,畢竟身體的健康與財務健康同樣重要。

「強積金百萬富翁」大有人在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打擊下,本港經濟持續放緩,失業率也不斷攀升。想為生活增添安穩,除了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及致力儲蓄之外,平日也要做好理財規劃。市場上有林林總總的投資渠道與策略,雖然理財工具眾多,很多朋友因不完全了解自己真正的財務狀況,從而未能作出全面周詳的計劃。筆者認為,大家可先簡單定下短期和中期的儲蓄目標,為旅行度假、升學、結婚及退休等不同人生階段,制定相應的儲蓄及投資目標。

談到長線儲蓄及投資,不可不提與大家息息相關的強積金。強積金是港人重要的退休投資資產之一,筆者向來有定期管理強積金組合的習慣。大家不要看輕每月一千幾百元的強積金供款,因為時間愈長、供款愈多,所累積的強積金資產也愈可觀。根據積金局的數據,截至去年12月,價值達100萬元以上強積金賬戶便有超過6.9萬個,按年大增四成。可見只要管理妥善,成為「強積金百萬富翁」絕非難事。

然而,數據卻反映不少港人對管理強積金不太積極。投委會的調查便發現,表示有檢閱強積金或公積金結單習慣的受訪者僅不足一半,更有一成受訪者承認自己從未閱讀結單。早前積金局在金融科技周也表示,目前被閒置的強積金賬戶有高達38億元供款,來自約9萬名成員。

以複息效應滾存財富

強積金要待65歲之後才可提取,或許對年輕人而言似乎太過遙遠,因而對於管理強積金興趣缺缺。但投資是一場「贏在起跑線」的遊戲,連愛因斯坦也曾有言:「複息效應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可見只有及早部署投資,才能發揮滾存的最大效力。在此舉一個例子,假設年輕人由20歲開始每月供款1000元,每年的回報率為6%,加上市場環境配合,如無意外到了65歲退休時便可享有275萬元的財富;相反,如果於40歲才以同樣的金額每月投資,所累積的財富將大為縮減至只有69萬元,可見這兩個例子的「本利和」確實相差很遠。

財富並不會突然由天而降,而是靠我們努力換來。尤其是在經濟衰退及前景不明的情況下,大家更要改變生活習慣去實踐,又或是以堅定的目標及紀律自我鞭策,從而實踐理財大計。

吳詩雅

保誠

首席客戶及市場拓展總監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