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最近發表市場期待已久的演說,宣布將修訂政策,在周期內實現2%的平均物價通脹目標,並着重推動最大就業,尤其是少數族裔方面。鮑威爾表示,當局會採用一種可視為「靈活的平均通脹目標」的機制。政策的主要變動之一,是聯儲局將關注就業率相對最高水平之「不足」,而非有多少「偏離」。政策變動的結果是,當失業率回落時,當局將不會防患未然地加息;除非同時出現實質通脹跡象。
內地出口續領先全球
中國出口繼續領先環球貿易。受惠主要貿易夥伴重啟經濟,中國7月出口的反彈增強,按年增幅由6月的0.5%飆升至7月的7.2%,貿易差額由6月的464億美元大幅回升至7月的623.3億美元。變化反映進出口在應對環球需求方面具有靈活性,尤其是關於新冠肺炎的產品。
紡織品子類別「其他紡織製成品」(包括口罩)的出口額,由2019年的平均每月23億美元,增至2020年第二季的平均每月119億美元,為第二季出口增長額貢獻290億美元。中國製造業的優勢不僅在於生產規模龐大,亦具有靈活性。
在出口穩健、財政刺激措施及投資收益等支持下,中國企業連續三個月錄得每月利潤增長,進一步確認中國經濟在面對嚴重水災下,仍能維持復甦勢頭。7月工業利潤總額按年增長19.6%,6月和5月則分別按年增長11.5%和6%。
疫苗成效屬未知之數
儘管個別地區仍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但在有效的體制應對措施和民間協力抗疫下,預計在未來12至18個月,亞洲(日本除外)市場仍將維持漸進的周期性復甦。雖然股市消息展現樂觀情緒,但復甦趨勢中仍存在分歧:科技股領漲,而製造業及小型股則繼續受困。
縱使疫苗有助降低新冠肺炎的感染及死亡風險,令我們對此感到樂觀,但疫苗能否產生長期免疫力,民眾對其是否有信心及其成效仍是未知之數。從儲蓄增加可見,消費者態度仍然審慎,而企業對投資的信心亦維持低迷。個別行業整合,造成長期損害的風險持續,若缺乏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即使貨幣寬鬆的環境持續,長期的失業情況仍會窒礙經濟活動回復至疫前水平。
美大選添政治不明朗
倘若感染病例在年底前急增,疫情仍將繼續帶來風險。再加上美國大選將至,政局及政策環境變得不明朗,投資者應保持高度審慎。即使通脹反彈帶動整體通脹,但環球經濟的剩餘產能將繼續令通脹受壓。
亞洲區內經濟體均擁有政策空間、政治穩定性和民眾支持,以應對不明朗的經濟環境。我們的基本預測仍然是,當局在未來一年將維持寬鬆貨幣立場,並在必要時主動推出財政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