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遭遇當代最嚴重的公共衞生危機之際,一場綠色革命也正在重塑整個金融市場。
對許多投資者來說,關注的重點已不再是為何要選擇可持續投資,而是如何以最佳方式將可持續考量融入投資,在取得財務回報的同時,實現自身價值觀和目標。
瑞銀近期宣布,向布局全球的私人客戶建議以可持續投資(而非傳統投資)作為首選方案,成為首家提出此建議的大型金融機構。這向企業釋出了強烈的訊號,即以可持續發展的方式營運,將愈發成為吸引資本的必要條件。
疫情凸顯可持續發展重要性
在獲得利潤的同時,注重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務之急。新冠疫情引發全球巨震,資本市場也掀起波瀾。在歐洲,今年可持續股票基金首次跑贏傳統同類資產。儘管疫情引發市場震盪,但2020年上半年流入可持續基金的資產已達到2019年全年總額。截至2020年6月,可持續投資專項基金的投資規模超過1萬億美元,與2018年底的6000億美元相比,短短18個月內就取得顯著增長。
此外,可持續發展是多國政府復甦計劃的核心所在。歐盟已將8800億歐羅的抗疫復甦基金中的30%用於落實氣候措施。出乎意料的是,中國承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鑑於中國目前的碳排放軌跡,若要達成此一雄心勃勃的目標,還需進行一場綠色革命。
投資組合與價值理念雙贏
在後疫情時代,社會觀念向可持續發展的深刻轉變可能將進一步推動監管和政府政策的變化。
消費者意識逐漸提高,再加上可持續投資聚焦於頂尖技術與創新以解決全球面臨的挑戰,比如實現碳中和、廢棄物管理和可持續食品趨勢等,這有望為投資者在未來幾年帶來具吸引力的潛在長期機會。
一些規模最大且最成熟的全球投資者已經開始進行可持續投資。其中最大的兩家機構包括,管理着1.2萬億美元的挪威政府退休基金,及管理着1.4萬億美元的日本政府退休投資基金。在瑞銀調查的全球家族辦公室中,有7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至少已將部分資產進行可持續投資,近40%的受訪者有意在5年內將大部分資產進行可持續投資。
多種方式涉足可持續投資
投資者可透過多種方式作可持續投資部署。一個方法是將資金配置於涵蓋主要ESG主題和資產的多元資產投資組合。另一個方法則是直接投資於可持續發展的不同類別。其中一個類別是「ESG領導者」,該方法投資於在管理ESG議題上表現優於同行的公司股票。市場上有許多ESG領導者指數,可透過追蹤這些指數的ETF進行被動式投資。例如,MSCI責任投資指數和ESG指數(提供多種投資方法)以及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
在信用債領域,可持續投資的一個主要類別是綠色債券和多邊開發銀行債券(MDB)。兩者都是為氣候和環境項目籌集資金的債務工具(其區別在於發行主體不同,分別為私人與公營範疇),而且信用評級強勁,與其他投資級債券相比波動性較小。
投資者還可考慮私募市場,該市場有大量項目和初創公司為自身的發展尋求資金。此外,我們還可採取主題投資方法,重點聚焦某些主題,如廢棄物管理或能源效率,並直接投資於符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股票或債券。
新冠疫情危機過後,我們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將甚於以往任何時候。透過可持續投資,我們將有獨特的機會為世界帶來正面影響,同時也能獲得財務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