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第三季,隨着文憑試(DSE)已放榜及大學生畢業,大批「新鮮人」正投入勞動市場。然而,在新冠疫情及其他政治、金融等不確定因素的重重打擊下,本港經濟沉屙不起。根據最新公布的4至6月份季節性失業率的數據,進一步上升至6.2%,為超過15年來的高位。當中,年輕人的失業率最為嚴重,15至19歲達18.8%,20至29歲更達9.9%。
不過,年輕人亦毋須太過氣餒,皆因政府除了「保就業」計劃,亦有「創職位」措施──已在防疫抗疫基金預留60億元,未來兩年將在公營及私營界別創造約3萬個有時限的職位;而且,在逆境下得到的磨練及經驗的累積,畢生受用。
事實上,在此大環境不景氣之際,正是裝備自己的大好時機,為未來的提升作準備,工作上如是,理財上亦如是。尤其是後者,積少成多,聚沙成塔,愈早開始,威力愈大。
第一步是增收入減開支
理財下的第一步可從加強收益表做起,即是增加收入、減少開支。增加收入方面,未必需要專職單一份工作,特別是現時搵工難,不妨先做一份甚至多份兼職,或成為斜槓族,多渠道獲取收入,同時可探索自己的興趣與專長,發展出一門事業。
至於減少開支,意思並不是要一眾新鮮人勒緊褲頭,節衣縮食,而是應使則使。簡單舉個例子,好像喝咖啡,是否有需要日日在連鎖咖啡店花費三四十元買一杯中杯咖啡?要喝咖啡,自己買咖啡豆磨粉在家沖製也有高質素的。
娛樂消費不能完全摒除
值得一提的是,娛樂、聯誼的費用亦屬必需,不能完全摒除。因為都市人的生活緊張,精神壓力龐大,極需紓緩,特別在此經濟衰退時猶甚,只需謹記同樣奉行應使則使的原則便可。
要控制開支,記下日常使費很重要。最「原始」是開個excel表,其實現時也有不少相關app可供免費下載使用,從而每日分門別類記賬,譬如早午晚三餐、娛樂、聯誼、衣服鞋襪,以至學習等,項目不用太過細分,否則太過煩瑣反會影響自己記賬的恒心。
日常記賬改善消費習慣
在每天記賬下,兩三個月後便能檢視出哪些使費所佔比例過高,從而改善消費習慣。一般人會奉行「6:3:1」理財法則,即是因應「現在、未來、未知」的需要,分別將60%、30%、10%的收入,投入到日常開支、儲蓄及投資、保險之上。然而,對於年輕人來說,隨着居住開支可選擇與家人同住而減省,放在日常開支的比例可大幅降低至40%,將省下的20%轉投到儲蓄及投資,這將大大增加財富增長的速度。
管理好自己的收益表後,新鮮人理財的下一步正是要管理好資產負債表──加強儲蓄及投資的成效,做到財富增值,達致中長期的理財目標,包括置業、結婚、生育子女,以至財務自由,甚至退休等。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投保建議及邀約,請不要依賴本文作投資/投保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