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高處不勝寒」正好形容投資者面臨的挑戰。去年夏末,投資者憂慮經濟衰退,隨後股市屢試新高,市場氣氛好轉並躍升至超買邊緣,估值之高令人咋舌。然而,貿易戰降溫,經濟數據改善,加上受穩定的央行政策支持,市場氣氛造好,減低沽貨意欲。面對這周期後段﹙late-cycle﹚環境,投資者如何繼續獲利?
近期,投資者面臨的挑戰有了180度轉變。僅在數月前,市場憂慮製造業困境惡化成全面衰退,拖累風險資產價格下跌;其後,隨着憂慮消退,市場氣氛好轉,股市創出新高。年末總結,按絕對價值計算,持現金以外任何主流資產類別的投資者均獲利甚豐。
對通貨再膨脹存疑
展望今年,去年底帶動股市大幅造好的主調持續,乃投資者的喜訊。不少投資者曾憂慮製造業劣況將變成衰退,但隨着貿易戰降溫,製造業衰退機會似乎有所下降。全球各地基本數據持續上升,亞洲等對貿易敏感的地區之升幅尤其顯著。商品及債券市場走勢更顯示,經濟環境有趨向「通貨再膨脹」﹙reflationary﹚的跡象,我們對這說法存疑,並將保持關注。
市場在2020年將維持寬鬆貨幣政策。聯儲局及歐洲央行正審視政策,此舉對市場影響深遠,惟現行政策因此更可能在短期內延續。聯儲局早前的政策失誤導致2018年下半年利率過高,而在聯儲局修正後,加息門檻較減息為高;再者,現時通脹預期未對央行構成壓力,央行無需為市場降溫。另外,財政政策走勢利好中國,亦極可能利好英國;同時,歐洲轉向以財政政策刺激經濟之舉將成為區內最大助力,預期市場不會因此巨變,但將獲得一定動力。
疫情影響料不會深遠
地緣政局回穩,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專注大選,貿易戰雖未結束,但已有所緩和,大選選情將逐漸主導輿論。前副總統拜登等民主黨候選人近月勝算上升,或更有利市場穩定。英國及意大利政局引發的疑慮減少,年初迄今主要動向為中國的冠狀病毒疫情。疫症爆發的影響一向難以估量,但預計疫情不會帶來深遠影響。
經濟基本因素及貨幣政策為利好因素,然而,市場氣氛轉變幅度及風險資產估值均值得關注。市場氣氛在去年年初及年末兩度轉悲為喜,刺激大市表現,這種情況難以重現。此外,標普500指數預期市盈率重回金融危機後高位,達到18.8倍。
投資者在這環境下配置資產,不妨先規劃長遠環球策略眼光,再與短期周期分析比較。我們一直表示,大家正處於「得過且過」的境況,全球經濟暫時仍以緩慢速度持續增長,因此,我們對風險資產的看法審慎樂觀,尤其看好固定收益資產。現時基本因素、貨幣政策及通脹均利好這類資產,投資於高收益及新興市場債券賺取利息實屬理想選擇。
增持貿易及科技敏感亞股
2020年,我們秉持適度趨險策略,對風險資產的基本目標遠較往年溫和,但維持正面。市場氣氛熾熱,估值高企,增加短期回吐機會,因此,技術上我們傾向減低風險,特別是股市風險。隨着全球增長改善,加上其他地區相對估值吸引,我們減持組合內的美股並增持對貿易及科技敏感的亞洲股票,並續持以美債作分散投資。這類資產今年將窄幅上落,走勢與股市相反,乃多元資產組合重要一環。
我們認為周期後段環境將暫時持續。這環境往往使投資者更憂慮經濟周期步入衰退,市場因此更為波動。投資者若能果斷配置資產,在市場超買時避險,並在衰退恐慌升溫時再度逐險,緊貼市況調整組合,將大有可能在市場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