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7月26日

蘇達輝(Philip Saunders) 基金

貿易戰抑或是科技戰

貿易戰發展至今,科技逐漸成為中美角力的重要競爭領域。中美兩國現時在多個範圍展開積極的競爭,而貿易只是中美關係廣泛調整的其中一環。兩國可能在4個主要領域展開競爭:經濟、國防、科技及意識形態。而其中,科技可能是最具爭議性的一項,甚至可能長達五至十年。

加強知識產權保障

科技已經逐漸站於中美貿易衝突的最前線,激烈競爭將在可見的未來持續出現。因此,所謂的貿易戰正逐漸變成「科技戰」。中國在多個科學研究及商業應用範疇迅速發展,穩佔領導地位。中美兩國都視「科技霸權」為共同目標,但雙方目標無法共存,令市場可能在未來多年仍需要繼續面對科技及貿易爭端。不過,對投資者來說,關鍵問題在於科技戰如何與現正進行的貿易爭端互相產生作用。

在整場競爭中,中國可能別無選擇,只能透過加快技術脫鈎來應對這些早已察覺到的挑戰。中國或會運用不同方法來達到目的,例如加強知識產權的保障、鼓勵反向「人才外流」以擴大與歐洲的合作(包括技術聯繫),並改善科技業的融資渠道。

半導體電訊可留意

若中美真的展開科技戰,對投資者將有何啟示?長遠來說,要改變中國科技業的發展非一朝一夕可做到的。中國大型科技平台的興起,反映該國已經準備在科技領域與西方國家一較高下。隨着科技迅速成為中美的重要競爭領域,投資者可留意部分容易受影響的行業,包括半導體、電訊、航空及生物科技業。

中美科技戰耗時甚長,難免會拖累美國企業。對大部分大型美國企業來說,中國一直是擴展業務策略的重要部分。 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中,57家公司有超過10%的營業額主要來自中國,並且以美國科技公司為主。其中亦包括在中國擁有龐大業務的消費品公司,均是優質的增長型公司,在金融市場急挫之後主導指數走勢。

美企低估中國市場

中美爭端的最大風險在於中國企業的長期發展,以及它們可能令美國企業相形見絀。中美貿易糾紛為中國當局提倡改革的官員提供說法,以說服既得利益者參與推行改革。再者,美國企業可能低估中國當地市場的規模。直至數年前,外界達成共識的觀點是專權體制與高層次的創新互不相容,但中國科技巨頭的崛起顯然是一個反響。

最後,2019年可能被視為全球經濟開始擺脫過去30年全球化趨勢的一年,而且代價不菲。由於貿易糾紛令高邊際利潤受壓,為股東回報帶來挑戰。另一方面,若目前爭端促使中國推行計劃已久的體制改革及其科技業的發展程度,2019年可能被視為長期脫鈎的開始:全球經濟分為兩個陣營,各方可以獨自生存,而各自亦在自己的軌跡加速轉動。

蘇達輝(Philip Saunders)

晉達資產管理

多元資産增長團隊聯席主管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