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次的歐洲議會選舉揭盅,雖然親歐政黨的選票仍佔多數,但結果顯示歐洲議會的席位有碎片化的跡象,選民分歧日益擴大,或會拖慢歐洲領導層的決策進度。
議席愈趨分化及碎片化
此次歐洲議會選舉投票率接近60%,創下20年來新高,並且是自1979年歐洲選舉首次投票以來,首見投票率增加,因此今次的結果相當重要,並顯示了歐洲議會的民主力量和合法性。選舉中主流的親歐洲政黨總算是站穩了陣腳,保住了議會內的最大力量,支持民粹主義和疑歐政黨的議席則未有大幅提升。然而,隨着自由主義者、綠黨和民粹主義者的崛起,主要的中間派政黨卻遭到挫敗。同時,一些較小型的政黨相繼冒起,大型政策需要合組聯盟,尋求更多小型政黨的支持,令議會難以達成一致的聲音。
歐洲議會是歐洲理事會的聯合立法機關,有權力對約九成的立法提案例如單一市場問題和貿易協議等進行投票,歐洲議會還負責選出下屆歐盟委員會主席,是該區相當重要的立法組織。目前全球多國正就貿易協議的磋商出現磨擦,此時理應更需要一個更強勢、立場更一致的議會,可惜選舉結果不單未有朝這一方面走,反而愈趨分化及碎片化,令各類議案更難通過,拖慢決策進度。
而歐洲議會的選舉結果,與近年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等國家的大選結果頗為相似,民意的分歧更有擴大的跡象,可以說,短期內歐洲政治料仍然持續不明朗。
重塑英國脫歐未來
在今次的選舉之中,英國的情況最受關注,無他,經歷多月來的亂局後,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最終辭去英揆一職,多名保守黨黨員表明競逐黨魁職位,全世界都聚焦到底英國選民會如何利用手頭上的一票。結果,以硬脫歐為政綱的脫歐黨取得了重大勝利,共贏得32%的得選率;相反,執政的保守黨卻慘遭滑鐵盧,僅以9%選票排在第五位。如此結果,相信會增加保守黨內硬脫歐的聲音。
這是否表示脫歐是大多數英國選民的意願?也未必。因為高舉反脫歐旗幟的自民黨,也是另一大贏家,以20%得票率排在第二位。總括而言,反對脫歐的政黨合共取得了40%的得票率。所以說,今次的結果只是再次印證英國的民意走向兩極。
經過6年的經濟增長後,歐洲的出口開始放緩,再加上德國汽車業成為貿易戰的磨心、法國的「黃背心」抗議運動及意大利的政治不穩等,令歐羅區經濟開始轉弱。幸好,歐洲的私人消費和投資仍然穩固,勞動力市場及信貸環境也算正面。
歐洲的經濟前景實在需要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來支持。許多歐洲領導人或者感到寬慰,民粹主義政黨畢竟沒有形成一股實際強大的力量,然而投資者不應掉以輕心,部分國家如意大利,其政治風險仍然令人擔憂。
環境因素將日益重要
親歐政黨仍是歐洲議會中最強大的力量,令市場的憂慮稍為減退,但歐洲的政治風險仍然存在。是次的結果將左右布魯塞爾未來5年的政策議程,包括歐盟預算和稅收、氣候政策、移民政策及歐洲一體化的措施等。未來歐洲議會將選出新一任歐盟委員會主席、歐盟理事會主席和歐洲央行行長等歐盟頂級職位。
值得一提的是,今次綠黨取得不俗的成績,在北歐國家尤其受歡迎,顯示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已經成為歐洲人最重要的議題之一,有關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的投資,料會成為歐洲企業的主要營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