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票市場踏入2019年表現良好,中外股市皆見上揚,以中港股市為例,恒生指數和上證綜合指數自低位升逾一成,升幅跑贏指數的板塊和股份更比比皆是,內地在經濟政策與監管上,亦明顯釋出了放鬆的訊號。
舉例而言,人民銀行早前公布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和金融統計數據,期內人民幣貸款增加3.2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高於預期且創紀錄新高;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4.64萬億元,亦是新高;M2按年增速亦加快至8.4%;明確顯示了內地希望穩定經濟形勢。
企業盈利下半年復甦
與此同時,在行業監管、政策上,我們亦看到了放鬆訊號,此前如教育、醫藥等板塊,都曾經因為監管政策的收緊而導致股價出現急跌。然而,近期政策風向再次轉變,例如教育上便出台鼓勵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令相關股份的股價近期亦出現了不少升幅。
因此,儘管內地宏觀經濟數據暫時仍未看到太大改善跡象,如1月CPI、PPI均遜於預期,CPI按年上漲1.7%,創一年新低,PPI則按年升0.1%,為28個月來最低且連續第七個月下滑。不過,我們估計在刺激經濟起效的情況下,內地經濟數據相信可在今年第二季度左右見底,而企業盈利則會在今年下半年復甦,股市前景仍值得看好。
科技創新板塊可留意
另一方面,最近內地公布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值得投資者特別留意。
較早前我們已於專欄中提及,粵港澳大灣區幅圓廣闊,由「9+2」城市群組成,亦即是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內9個城市所組成的城市群。大灣區的區域面積僅佔全國土地約1%,但卻佔全國人口約5%,更加重要的是,2017年大灣區經濟總量約10萬億元,其國內生產總值(GDP)佔全國GDP高達12%,反映區內經濟實力強勁。
我們歸納總結出大灣區的四大投資主題,第一就是科技創新,區內的科研投入比率已追上多個全球科技強國,例如深圳的科研資金佔GDP比重高達4.1%,甚至是要高於日本、德國及美國的比例,很多金融科技公司皆在大灣區內設立總部,未來深圳將成為金融科技重鎮。目前我們比較看好互聯網的龍頭企業、有關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以及受政策支持的半導體股份。
第二是消費升級,在2017年全國各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排行榜中,廣東以3.8萬億元穩佔全國第一,廣東省的人均GDP亦為全國水平的1.4倍。就大灣區市場而言,居民收入較高,對過去未曾體驗的服務有龐大需求,例如補習及身體檢查,預期子女教育、康健護理的開支持續增加,相關行業可望有不俗的盈利前景。
住屋物流基建料受惠
第三則是金融和地產,尤其可以香港為龍頭,部分於美國上市、以深圳為經營地的內地網貸公司,擁有先進金融科技技術及投資者資金支持,並以深圳前海帶領金融科技發展,而人才滙聚下對服務與住屋的需求亦會提高。
第四則是帶起物流基建,加強地方連繫及流動性,區內需要交通配套設施,如機場、高速公路及物流設施等等。未來數年,大灣區內會將陸續完成虎門二橋、廣莞深城軌、深中通道等基建項目。中央政策料將加大固定資產投資穩定經濟,我們看好政策受惠股之一的水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