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與大家分享了幾位日本殿堂級藝術大師的前衞理念及其鮮明的個人風格,今期就讓我推介一些70、80年代出生的日本當代藝術家,一同深入他們的創作世界,並欣賞其別樹一幟的藝術特色。
當代仕女畫大師 — 樫木知子(Tomoko Kashiki)
樫木知子1982年出生於京都,於京都城市大學藝術研究院獲取了繪畫碩士和博士學位,之後便一直留在家鄉京都的工作室開展藝術創作。她曾於日本及世界各地舉辦多場畫展,包括香港、新加坡、莫斯科、法國及紐約。樫木知子最為人賞識的是她擁有女性藝術家獨有的細膩而精緻的畫風,她的美學在很大程度上還原了日本平安時代佛教繪畫和仕女畫,而仕女畫正是源於京都的一種繪畫風格。
年輕亞洲美女是其作品中常見的主角,她們身處松木林之中,略帶羞澀地遮掩目光,在日式庭院夢幻氛圍的襯托下,擺出誘人而不低俗的姿勢。樫木知子透過溫柔而細緻的筆觸,加上別具層次感的色彩運用,以流暢的線條及優美的形態勾畫出一個如夢如幻的世外桃源。在創作過程中,樫木知子不斷重覆繪畫和磨沙的步驟,並以丙稀顏料不厭其煩地逐層上色,在營造一個個仙境的同時,也在向人們展現她內心的哲學。
與中國別具淵源 — 竹川宣彰(Nobuaki Takekawa)
1977年出生的竹川宣彰,於2002年開始藝術創作活動,善於使用自然、動物及寓言式的手法進行油畫及雕刻創作。作為日本反仇恨言論運動組織「反種族主義隊」的成員,竹川宣彰的作品中往往包含國家、民族、戰爭及民族歷史等主題。他喜歡以一種幽默的態度去敍述宏大的歷史事件,其作品遊走在童趣和冷峻、過去和現代、歐美和亞洲之間,令觀者得以用一種平和的角度了解歷史的真實狀態。
竹川宣彰與中國的淵源頗為深厚,他的父親在河北承德出生,這一身分使他對中日之間的歷史感濃烈的興趣,更曾於2016年專程到訪南京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竹川宣彰於2018年6月再次到南京四方當代美術館,開展了為期半年的「巨響」駐地項目的創作,於數十處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同胞殉葬地搜集的泥土與雕塑黏土混合在一起,製作出許多雕塑作品,以這一段沉重記憶留存在作品中。
「微波普」流派代表 — 半田真規(Masanori Handa)
半田真規1979 年生於日本神奈川,是「微波普」流派的代表藝術家,該名詞由著名藝評家松井碧創造,意為對平庸或是落後時代的舊事物賦予嶄新用途與定義,或不依賴主流文化語境,擁有獨特美學及行為方式。這個流派的藝術家善於將不同的素材包括植物和礦物等融入他們的作品之中,半田真規的作品亦是如此。他常常將多塊瓷磚拼合起來,再由瓷磚組合起來的「畫布」上創作。通過這種方式,瓷磚間橫或豎的紋路亦成為了畫的一部分,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正如半田真規筆下最著名的作品「感覺像在沒趣的天堂中浮遊1&2」,作品中的紋路構成了地圖上的經緯線,加上其中類似座標的符號,為觀者創造出一個新奇的空間,也是他心中嚮往的天堂。
半田真規亦曾參與於香港舉行的「冬日花園」展,向觀眾展現上世紀60至80年代出生,並於90年代至新世紀初期嶄露頭角的新一代青年藝術家共同擁有的特質,講述日本藝術家如何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抗衡現代社會的普世價值。
以上日本新派藝術家都別具個人風格,且目前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活躍於藝壇,作品層出不窮。筆者相信假以時日,他們的作品能獲得更多觀眾賞識,其知名度以至作品的收藏及投資價值將不斷提升,建議各位不妨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