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漁護署2017年發表的香港獸醫專業發展研究報告,估計2015年中至2016年中,全港大約有28.9萬名住戶飼養寵物,當中大部分為狗隻和貓隻,其數量由2005年約29萬隻增加至2016年約51萬隻。研究亦有推算在2015年中至2016年中期間,寵物主人在獸醫服務方面的全年開支中位數介乎2000至3000元之間。「毛孩」是主人的心肝寶貝,一旦發生意外或因病需要做手術,除了要花精神時間照料,治療費用亦所費不貲,建議主人考慮購買寵物保險,將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這樣一旦發生事故,也不用因為突如其來的醫療開支而大失預算或者感到「肉赤」。
仔細了解保險覆蓋範圍
目前市場上有3間保險公司提供寵物保險,一般包括獸醫費用(例如獸醫診金、處方藥物、診所住房費用、門診及手術費用等)以及其他保障,例如因寵物引致的第三者法律責任索償等。不過需要注意打防疫針或防蚤杜蟲等例行事項或預防性治療並不屬於保障範圍。
寵物保險與我們常見的個人醫療保險一樣,保險公司會就每項保障設賠償上限。以門診及手術保障為例,賠償上限由9000至5.5萬元不等。就個別項目索償時,如第三者法律責任,保險公司支付賠償時會先扣除墊底費(deductible)或需要投保人承擔共同保險(co-payment)。墊底費的意思是保險公司會要求受保人自行負擔部分損失,當索償時保險公司會先抵消一個預設固定金額(即是墊底費)才支付賠償;共同保險則是保險公司只會支付索償金額的一個百分比(例如80%)。保險公司一般會要求寵物先植入晶片才提供保障,每年保費由最低的1120元至5000元不等,個別品種如德國牧羊犬則要徵收10%附加保費。
舉例,Cindy養了一隻4歲的史納莎Ringo,早前Ringo因為膀胱石問題而看獸醫。因為擔心會有碎石堵塞輸尿管,因此要先照X光/超聲波檢查,再做手術清除膀胱石,醫療費用總共是1.83萬元【表】。 由於Cindy替Ringo買了一份寵物保險,手術及相關費用的最高賠償為2.7萬元,保險公司因此會替Cindy支付全數醫療費用。
寵物保險也科技化
近年流行金融科技(Fintech)或保險科技(Insurtech),將科技元素與金融或保險服務連結在一起,其中一種做法就是通過收集大量的用戶數據(Big Data),分析數據後再根據用戶的需要設計合適的產品,又或透過科技改善流程及縮短處理的時間,從而增加用戶的滿意度。
市場上亦有公司打算推出配合金融科技的寵物保險,期望可以減低保費和縮短索償或賠款的時間,大家不妨拭目以待。不過,無論是傳統的抑或是配合金融科技的新穎保險產品,最重要是投保人必須清楚了解保障範圍和保單條款;如果決定自行網上投保,在沒有保險經紀解釋及提供售後服務的大前提下,建議投保人自己更要花時間了解清楚,以免需要索償時出現爭拗。
免責聲明:本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投保建議及邀約,請不要依賴本文件作投資/投保決定。筆者已盡量確保所提供資料(包括數據)之準確性及可靠性,惟並不表示該等資料可作為消費者的指引,倘有關資料之任何不確、不足或遺漏等,所引致消費者有任何損失或損害,筆者及康宏一概毋須承擔相關責任。所述之計劃視乎個別產品供應商而定,有關產品計劃之詳情及細則,以產品之主要說明文件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