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近到廣州工作,回來時趕不上往香港的火車、直通車和巴士,友人便提議試試內地流行的拼車服務(又稱「共乘」)。於是我們三人由廣州拼車回深圳,大約花費了不到300元人民幣,每人平均100元人民幣左右,與坐火車的價錢差不多。這種拼車在內地很普遍。以我們為例,可謂取得三方共贏局面:從廣州開往深圳的司機賺了開車回家油費、乘客用超值價錢享受包車服務、配對車輛的平台賺了服務費,而且司機載着同行的人,不用空車回去,也是為環保節省了資源。
資源利用多方共贏
同伴享受完服務後大讚,不但車費相宜,而且服務質素好,因為拼車司機是否容易接單要視乎自己在客戶服務上取得的信用評級而定,因此司機們都十分樂意主動提供優質服務。
拼車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內地的士,經常被人詬病司機的服務態度及價錢;反之,這類拼車平台不但有良好的服務態度,平台在乘客定下路線時已計算好車資,大大減少了紛爭,所以深受消費者喜愛,也迅速成為大熱的共享經濟服務。
美國多以個人出發
近年流行的「共享」,就是人們可以將自己所擁有的閒置資源/服務租借給別人,將未被充分利用的資源獲得更加有效的運用以賺取金錢。現時較常見的形式有汽車共享、拼車、自行車租借,以及交換住宿等。最先發展共享經濟的是由美國的交換住宿開始, 由2008年開始發展到現在,市值已超過250億美元。在美國,共享經濟是從個人層面出發為主導,人人也可以成為老闆,出租自己現有的閒置資源/服務,同時人人也可以成為消費者,而共享經濟平台的公司主要是以配對及執行支付、交收的作用為主。
中國模式以公司主導
共享經濟在中國也如雨後春筍般發展得十分迅速蓬勃。與美國截然不同的是中國式的共享經濟大部分是以公司為主導,以公司名義購入產品。以共享單車、共享充電為例,公司要先購入大量的單車和流動手機充電器作出租之用。公司為主要的產品或服務供應者,擺放在各類型地點作租借,消費者只要掃描物件上的條碼便可以低廉的價格租借,用後隨意在任何地點交還。在這種模式下,相關平台不單要處理好安全支付的流程,還要在存放物流鏈上付出很大努力作協調。
現時這種中國式以公司主導的共享模式,在滲透率和增長度方面不及以個人層面出發的共享住宿發展快,而企業亦要花費一筆開支購買共享的產品。像是友人大讚的拼車平台,雖然有具競爭性的價格優勢,但據平台司機所言,平台為了吸引用戶,提供了回贈給客人,又補貼了司機車程的開銷,所以平台公司所賺的服務費利潤便非常微薄。但透過共享產品,這些平台/公司便可以獲得大數據,從而進行融資、收購合併等,相信這是未來發展的關鍵和趨勢。
善用大數據發展
除了商業的圖利外,現時世界各地出現了許多共享的模式,例如「以租代買」的租借衣服平台,一方面可以替客戶省下大筆置裝費,又可為環保出一分力;政府用交換住宿業者所繳的稅,助流浪家庭讓他們有家可歸;又有「人民冰箱」,借群眾力量募集食物,讓貧窮者可以取得食物,減低浪費。
要發展共享經濟,需要一個非常完善的物流鏈、安全可靠及滲透性強大的支付平台配合。在歐美國家或鄰近的台灣,現時都看見一些有效益的共享平台如拼飯、共享辦公室等。反觀在香港只聞單車共享,且成績亦未見理想,香港身為一個富裕的城市,物質豐裕,也有許多科技的人才,只要我們的資訊配對恰當,又可否好好善用大數據以發展共享的概念,令社會變得更加美好呢?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邀約。請不要依賴本文內容作投資決定。筆者已盡力確保所有提供資料之準確性及可靠性,惟並不表示該等資料可作為投資者的指引,倘有關資料之任何不準確或遺漏等,所引致投資者有任何損失或損害,一概毋須承擔相關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