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月30日

胡一帆 亞洲(日本以外)

亞太經濟周期中段擴張

2018年全球經濟繼續復甦,目前正處於周期中段的擴張期。隨着投資持續走強,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和印度的增長動能超越預期,並有望維持強勢。不過,以下風險可能導致周期中段的經濟增長轉為下滑。

最大風險是通脹加速。這可能來自於原油和食品價格激增或核心消費物價指數(CPI)走強。目前,油價上漲是造成能源價格居高不下的主因,但漲勢應在上半年見頂並開始下滑。而核心CPI則隨着內需和投資走強而逐漸上升。我們預計亞洲總體CPI至多增長1%,通脹加速很可能將促使亞洲各央行更快收緊貨幣政策(不止升息一至兩次)。

投資計劃延後的風險。亞洲出口復甦結束且GDP增長缺乏新動力,可能是另一個造成中期增長轉弱的風險。不過,現階段還有以下兩個緩衝因素:首先,美國和歐盟經濟表現依然強勁,支持亞洲出口增長。其次,貿易擴張提居高不下業利潤,進而帶動投資回升(中國除外),包括全球性的生產平台與建築活動。我們的鋼鐵、水泥、建材、核准和許可證指數繼續加速增長,預示着建築業將為GDP增長做出更大貢獻。風險在於亞洲企業加大儲蓄並延後資本支出計劃。日本方面,9月份自民黨領導人選舉也存在一定風險。

中國收緊貨幣政策帶來風險。我們認為,大宗商品價格、出口以及風險情緒都容易受到影響。亞洲(中國除外)才剛剛開始收緊貨幣政策,而中國的信貸周期已相當成熟。中國政府在去槓桿方面取得成功,意味着必須堵住監管漏洞,嚴格執行非標信貸和房地產貸款方面的新規。非銀金融部門不穩定因素過多,可能影響到中國市場的風險偏好,損及個人財富積累,進而令家庭支出暫時下滑。

平衡去槓桿穩增長

受房地產市場降溫、基建投資減速且去槓桿持續發力的拖累,2018年經濟增長料將繼續有序放緩。不過,鑑於財政政策仍提供支持,且政府着力防範風險,經濟不太可能急劇下滑,這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基調相符。

2018年增長繼續放緩。2017年第四季中國實質GDP增速超過市場預期達到6.8%,與第三季相同,這主要歸功於12月製造業投資強勁反彈帶動投資增長超預期。在淨出口增長強勁且消費穩健的帶動下,全年實質GDP增速達到6.9%,高於2016年的6.7%,也遠高於政府「6.5%左右」的目標。

2017年淨出口較上年同期增長0.6%,一舉扭轉2016年下跌0.4%的頹勢,為總體GDP增長貢獻了9.1%(2016年為負6.8%)。消費年率增速持穩於4.1%,略低於2016年的4.3%,為GDP增長貢獻了58.8%。在房地產市場降溫、基建投資減速且去槓桿持續發力之際,我們認為2018年經濟增長將繼續放緩。不過,鑑於財政政策仍提供支持,且政府着力防範風險,經濟不太可能急劇下滑。

貨幣政策保持審慎

去槓桿很可能仍是今年中國政府的首要之務。去年11月成立的中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旨在協調金融監管,隨後又推出多項加強資產管理產品監管和互聯網金融整治的措施。中國央行也於12月14日將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上調了5個基點,反映監管趨嚴之際融資成本抬升。

此外,央行於12月29日宣布,大型商業銀行可臨時使用不超過2%的存款準備金,使用期限為30天,這將釋放約1.5萬億元人民幣的流動性,以滿足春節期間的資金需求。去年9月下旬公布的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已於2018年1月生效。總體而言,我們預計2018年政府將在去槓桿與穩增長之間尋求平衡。

抓好防範化解風險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12月18日至20日召開,決策層部署了2018年中國共產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任務。總體而言,本次會議重申了政策的延續性,並強調抓好防範化解風險、污染防治和精準脫貧三大攻堅方向。這與中共十九大確定的經濟增長重質不重量的基調相吻合。會議也敦促建立房地產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尤其是租賃市場。貨幣政策應保持審慎和中性,並持續強化監管以防範金融風險;財政政策應繼續提供支持,但要加強對地方政府融資的管控。

胡一帆

瑞銀

亞太區投資總監兼宏觀經濟主管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