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筆者提到2018年將迎來的各種挑戰。要在當中把握機遇,投資者須全盤考慮各項因素,理性作出獨立判斷,有助駕馭2018年的投資環境。
在探討資產前景之前,投資者應留意2017年的數個例外情況,以作更全面的分析。首先,2017年首10個月的資產回報相當可觀,以美元為基礎的投資者在大多數資產類別中均獲得正回報,即使是成熟市場政府債券亦然。與此同時,今年市場波幅甚低,大幅偏離常態。隨着各國央行政策重拾正軌,這種較低波幅的環境很可能發生變化,構建多元化的投資組合,有助應對潛在突發事件所帶來的市場波動。
加息推高債券孳息率
我們預期,加息應會推高成熟市場政府債券的孳息率,而良好的經濟增長勢頭可望促進企業盈利增長並改善違約情況,因而更利好風險資產,包括股票、企業債券及新興市場資產。此外,美元雖曾錄得技術性反彈,但仍呈現下行趨勢,按過往經驗,這將進一步提振風險資產的表現。按貿易加權計算,美元估值仍高於長期平均水平;環球增長相對美國改善,亦對美元構成下行壓力。
新興市場增長潛力佳
股票方面,隨着環球盈利全面復甦,且估值不高,歐洲、新興市場及亞洲或提供較佳增長機遇,在2018年的上升潛力應較美國為佳。美國仍存在投資機遇,但對於行業及公司須精挑細選。就歐洲而言,雖然歐羅走強,但鑑於歐洲股市與歐羅表現往往並不一致,受惠於內需改善的企業對貨幣走強亦不太敏感,加上歐洲公司終實現盈利增長,故投資者應不會對歐洲資產卻步。
再看亞洲。2017年亞洲科技行業表現亮眼,相信環球貿易增長靠穩,有助進一步擴大亞洲企業盈利復甦的範圍。同時,受惠於亞洲中產階層興起、基建需求上升等經濟結構方面的利好因素,中國在岸市場(A股)和東協等在2017年表現落後的市場應能迎頭趕上。
固定收益方面,孳息率上升,意味着投資者或須尋求孳息率較高或信貸息差有較多空間收窄的資產類別。目前來看,成熟市場企業債券信貸息差早已收窄,故票息應為主要回報來源,且信貸息差易受特定行業事件影響,故須對公司進行自下而上的財務分析,並作出充分多元化的資產配置。新興市場貨幣估值亦仍算吸引,惟投資者須多加留意政局發展、央行政策、商品價格及其他經濟活動所帶來的影響。
高息股提供收益機遇
儘管我們預期環球經濟增長將利好股票的資本收益,但對於亞洲投資者,尤其是較為審慎的投資者而言,物色能夠創造收益的資產仍非常重要。除高收益企業債券及新興市場債券外,高息股及另類資產亦提供收益機遇。新興市場當中,不乏派發高股息的公司,其中許多公司亦屬於周期性範疇,可受惠於環球周期的升勢。
最近數星期,筆者審視2017年的經濟及投資環境,並探討2018年的機遇與挑戰。環球增長動能可望於明年靠穩,並繼續支持風險資產,惟不同資產類別估值高企,各地政局亦見風浪。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投資者宜因應個人目標及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分散投資,構建充分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以助把握多變市況當中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