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9月,我們全球所有策略師、經濟師及基金經理聚首紐約的半年度投資會議,一同為未來的經濟及投資走勢把脈,以下是數個要點。
一、若想取得回報,仍需冒點風險:我們一直建議投資者,需要為組合增加風險比重,此建議至今未變,即使股市已升至歷史高位,但由於尤其是利率一直長期處於低位,投資者別無選擇。我們早前所做的調查反映,對於機構投資者而言,地緣政治仍然是他們的最大擔憂,另也有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主動管理是應對目前投資市場的關鍵。
二、慈善捐贈很可能是下一種ESG式投資:ESG(即環境、社會和治理)投資漸成主流,而且以多種形式呈現,從篩選到宣傳,再到創效投資都有。大多數投資者視ESG為取得潛在回報的一種方式,而一些養老基金投資於ESG基金,則是因為ESG選擇的多數是具有良好企業治理的公司。而慈善捐贈可說是新興的ESG模式之一,慈善捐贈多數講求社會影響,這些捐款與投資的關係愈來愈密不可分。
美國長期基本面不樂觀
三、在美股市場尋找價值:美國的長期基本面並不樂觀,生產力下跌、勞動市場萎縮,均指向一個比較慢的經濟增長未來。即使如此,何以股市仍然節節向上?這是因為投資者實在沒有什麼選擇,投資於股票是最佳決定。利率持續低企,企業因而紛紛進行股份回購計劃,從而刺激股市上升。隨着美國聯儲局重啟加息周期,股市或會回調,不過聯儲局加息也表示通脹重臨,這將有利銀行及能源等價值股。
四、美國逐步接近能源自給自足:美國頁岩油企業的出現,可謂顛覆了全球的石油秩序。頁岩油革命爆發後,油價已跌了一半,美國花在能源的開支降至數十年的新低,更逐步向能源自給自足邁進。相反,石油出口國組織(OPEC)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不過,市場對於頁岩油市場會否有過高的期望?傳統的能源企業雖然擁有不俗的基本面,但估值仍然非常低廉,或為投資者帶來了逆向的投資機會。
特總或先推輕便版稅改
五、生產力問題難以解決:生產力是經濟增長的核心條件,但全球的生產力正在放緩,也看不到回升的跡象。當中主要原因是人口老化,雖然新冒起的科技或會有助提升生產力,但仍然不足以解決問題。筆者認為各國政府及企業應推動創新、科研發展及將眼光放得更長遠。
六、特朗普前路難行:儘管迄今為止,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工作並不順利,但白宮仍然有明確的改革目標,稅收改革便是其中之一。但由於改革稅制涉及重大利益衝突,過程定必緩慢,筆者認為在2018年中期選舉前,特朗普或會推出一些「輕便版稅改」,這將是他受歡迎程度的試金石。
通脹量度方式或要改變
七、美國醫保改革需要良方:美國的醫療開支比重甚大,當其他國家的醫療開支平均佔GDP的6%時,美國的比重則高達16%,而及至2028年,此比率料更會大升至27%。對於有能力負擔的人士而言,美國醫療的水平一流,但成本如此增加,根本難以維持。重新檢視藥物開支,或者是解決的方法。而投資者在這一個板塊中,應致力尋找擁有創新能力的企業。
八、我們或者誤判了通脹:菲利浦曲線──即中央銀行用以衡量就業水平如何拉高通脹的模式,可能已不再有效,但更大的問題可能是,我們有否錯誤量度通脹?
CPI的量度標準是否符合我們日常對物價變幅的感受?租金和上下班交通的成本有否正確地計算在內?科技產品價格的下降,有否抵消其他方面的成本上漲?隨着社會愈來愈分化、民粹主義興起,決策者應該意識到通脹在現實世界的影響。投資者必須保持警惕,小心保護自己的儲蓄購買力,免受所有通脹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