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政府牽頭啟動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旨在加強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廣東9市(即廣州、深圳、珠海、東莞、惠州、中山、佛山、肇慶和江門)的整合與協作。該計劃最早於「十三五」規劃(2016至2020年)中提出,在2017年全國人大會議上獲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支持之後受到高度關注。透過結合不同城市的獨特優勢──香港是全球貿易和金融中心、澳門是旅遊娛樂中心、深圳是重要的科技樞紐、廣東省則具有強大的製造能力,大灣區將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大灣區涵蓋中國南方沿海最富庶的地區。2016年該地區的生產總值高達約1.4萬億美元,人均GDP達到2.045萬美元,是全國均值的2.5倍。區域內各城市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憑藉這些優勢並加強整合及優化資源配置,大灣區可望在未來5至10年內實現顯著的經濟增長。
今年7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期間,出席了香港、澳門兩地的特區行政長官、廣東省省長以及發改委代表共同簽署《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的儀式。我們預計,中國國家發改委最早將於2017年第四季公布大灣區發展規劃的詳細政策,重點將放在多個行業現有資源的整合與深化合作。
現時大灣區內各級行政部門已經為不同行業進行了多項整合工作,例如設立前海深圳與香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落馬洲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區,以及發展珠海附近的橫琴成為旅遊點及人才培訓基地。我們認為,大灣區倡議將使合作進一步規模化,以促進經濟發展。
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整合
鑑於基礎設施是大灣區內整合的關鍵,政府已實施了相當多區域和跨境基建項目,包括:
• 港珠澳大橋:這連接香港、珠海及澳門3個主要旅遊熱點,將交通時間由4個半小時大幅減至40分鐘;
• 廣州-深圳-香港高速鐵路:根據交通部估計,廣深港鐵路開通後,香港至深圳和廣州分別只需要約14及48分鐘;
• 虎門二號橋:縮短廣州到東莞的行車時間;
• 深中通道:連接深圳以及中山兩地,後者為重要的製造業基地;
• 佛山、惠州和廣州新機場項目,以及香港機場第三條跑道:將大幅提高空中運輸流量;
• 廣東省境內高速路建設約6000公里;以及
• 許多連接城市之間的項目,包括315公里長的8條鐵路建設。
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將大大減少大灣區內的行程時間,創造各種「一小時生活圈」,促進和加強人員和貨物流通,從而加強人才與資源的整合。我們認為,整體而言,這將提高大灣區內人員與資源的效率和生產力。
打造先進科技中心
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與創新中心,將是粵港澳大灣區計劃的關鍵。深圳已然是中國的一個頂級創新中心,騰訊(00700)、華為、中興通訊(00763)、大疆(DJI )等科技企業龍頭的總部皆滙聚於此。我們預期,大灣區計劃將涵蓋進一步強化深圳科技中心地位的相關政策,包括吸引投資與人才進入該地區,就像美國的矽谷成為吸引科技新創企業人才以及風險資本的磁石一樣。
透過加強互聯互通與相互協作,香港可利用其優勢,促進新創企業和企業家與全球風險資本投資者對接,香港的年輕人才也將為此提供助力。其他大灣區城市,比如東莞、惠州以及佛山,則可為商業化及大規模生產提供急需的製造業產能。
我們相信,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進一步得到鞏固,因為互聯互通的改善將加快資金雙向流動。我們預期,香港仍將是投資中國的一個重要門戶,並有望成為風險資本中心,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產業提供支持。香港不僅是離岸人民幣的一個全球樞紐以及領先的財富管理中心,還將為「一帶一路」項目融資作出貢獻。
總之,我們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在未來10年實現經濟騰飛已經萬事俱備。在有利的政策支持、持續改善的互聯互通,以及日益緊密的相互協作的推動下,這一地區有望發展成為世界級都市群,其經濟實力將可與全球其他幾大灣區相媲美。
我們認為,粵港澳大灣區計劃將帶來一系列投資機會,有利的政策、互聯互通改善、人口增長提速、貿易與資本流增加,將推動本地區經濟加速增長,並惠及諸多行業,包括基礎設施、貿易與物流、金融服務、消費以及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