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環球客戶群的優勢之一,是我能夠得知眾多精明投資者對亞洲市場的獨特見地。 雖然,投資者對亞洲市場的信心仍然疲弱,或至少有所懷疑,但情況已比前一陣子顯著好轉。
多年來,上述情況一直未變。一名香港新聞工作者曾告訴我,愈是遠離亞洲的西方國家投資者,愈是對中國前景看淡。我絕對同意這個觀點──美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感到懷疑,憂慮其負債上升、房市存在泡沫,以及人民幣走弱。在這一切的懷疑之下,我認為亦不能忽視一個事實,就是美國經濟和市場近年表現一直非常出色。當地投資者對中國的悲觀情緒,看來已在2016年初達至頂峰。另一方面,雖然歐洲客戶較接受亞洲投資意念,但我在2015年和2016年到訪當地時發現,歐洲客戶普遍迴避亞洲投資,對其持顯著偏低比重,部分更表示相關投資比例處於歷史低位。
不過,情況在2016年似乎略有變化。英國脫歐公投令不少投資者關注歐洲的自身問題。這些問題威脅到區內政治與經濟聯盟,加上今年政治事件接踵而來,問題可能會延續多季。目前看來,歐洲客戶對亞洲的利淡情緒已略為改善,部分投資者甚至表示投資組合的亞洲比重已轉為「中性」,但仍未稱得上是情緒高漲!
拉美投資者最看好亞洲
綜觀全球所有負面情緒,對亞洲維持較理性觀點的地區似乎只有拉丁美洲。我認為背後原因如下:首先,拉丁美洲機構投資者期望採取長線投資觀點,或自然令他們抱持逆向投資思維;其次,所謂的「新興市場」投資者較不會單憑「新興」一詞,而視其他新興地區為高風險投資,因他們知道這個名詞多有誤導;最後,這些投資者均聚焦於經濟增長,並相信亞洲仍是全球增長最迅速的地區。
投資者等待形勢轉變
踏入2017年,亞洲市場開局表現亮麗,自然吸引到投資者的注視。以我所見,亞洲對比過往數年蘊藏較多機遇,但我絕不認為目前的投資氣氛樂觀。投資者正等待市場出現一些能刺激信心的動力,但目前仍難以預知將是什麽動力。會否是盈利增長再現(因為企業業績似乎有所好轉)?會否是中國通貨復脹步伐溫和,帶動名義增長上升?會否是政局變動,例如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以壓倒性姿態贏得大選,或是南韓肅清當地政治和企業貪污問題?抑或是企業管治改革可望提振市場信心?
目前,日本繼續緩步推行企業改革,而中國一家大型國企近日公布派付大額特別股息,令市場憧憬內地企業資本管理和小股東待遇有望轉好。上述所有事件均屬利好消息,但似乎仍未能重燃投資者對亞洲的熱忱。畢竟,我時常提醒自己,時間與耐性才是市場的最佳動力。亞洲股市的預期市盈率與歐洲相同,較美股則存在折讓,而且增長前景較佳。因此,有見投資信心似乎正在轉變,實令我感到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