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篇文章中,筆者想探討一下歐洲的經濟及投資前景。
投資者對歐洲顯得非常小心翼翼,無他,歐洲面對的結構問題如人口老化、銀行系統疲弱、財政政策受限制等,都是眾所周知,而這些問題將會拖累歐洲經濟增長。再加上今年歐洲多國將會舉行多場選舉,尤其是荷蘭及法國的「反歐」政黨獲得一定的支持、希臘的激進左翼聯盟(Syriza)又未就債務問題與持債人達成協議,政治局勢不明朗,難免令消費者及企業傾向保守、令投資者離棄歐洲。
但在這些負面消息的背後,歐洲的經濟及通脹數據其實正在悄悄反彈,最近的數據更較美國優秀,並優於預期,令人想到歐洲的超寬鬆貨幣政策或許終於生效,而在金融海嘯發生近10年後,歐洲長期累積的需求也終於爆發,刺激經濟活動回暖。
反建制浪潮衝擊歐洲
在2016年,歐盟的實質經濟增長達1.9%,歐羅區則錄得1.7%增長,兩者均高於美國同期的1.6%。從一連串的經濟指標可見,2017年歐洲的經濟增長相信會持續理想,尤其是歐洲已不再奉行緊縮政策,某程度上可以釋放該區的經濟動力。
歐洲央行在可見的將來,很可能會將利率維持在零厘附近的水平,若然如此,德國的經濟有機會出現過熱。德國的失業率已跌至25年的新低,工資增長率則較歐羅區快一倍。德國的經濟過熱對整個歐洲而言可算是好事,首先,德國的工資上升,競爭力減少,讓其他國家的貨品更易銷售到德國。其次,德國的經常賬盈餘佔GDP高達9%,若該國的工資及內需增強,其經常賬盈餘比率將會下降,令整個歐洲的經濟變得較為平衡。然而,德國從歷史中汲取到教訓,向來極力避免高通脹的出現。
反建制浪潮衝擊西方社會,歐洲的民粹政黨日漸受歡迎。荷蘭的自由黨黨魁王爾德斯(Geert Wilders)及法國國民陣線的勒龐(Marine Le Pen)都有一定支持度,但要勝出大選也非易事,勒龐有機會在初選出線,但奪取總統寶座的機會卻不大,反而法國政治新星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的勝算卻更高。若最終馬克龍跑出,再加上默克爾(Angela Merkel)連任,則會大大鞏固德法的政治聯盟,有助推行改革。
毫無疑問,歐洲經濟仍然脆弱,整個歐羅區的銀行體系有超過1萬億歐羅的壞賬,但所作出的撥備僅得一半左右。幸好,大多數歐洲銀行已預備了足夠的資本消化壞賬。
另一方面,太多壞賬對銀行盈利絕對是個負累,並會增加了銀行的資本成本,限制了銀行的貸款能力,當中問題最嚴重的要數意大利,筆者估計意大利須進行大規模的銀行資本重組,涉及接近1000億歐羅。
近來意大利及法國的國債孳息走勢,反映兩國均備受重大的政治因素困擾。意大利在去年12月份的全民公投中,拒絕了憲法改革方案,其後意大利的國債與德國國債孳息的息差漸漸擴大,幸好歐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似乎終於生效,而且當局將不惜一切以防止銀行出現系統危機。
歐洲股市或會反彈
在股市方面,歐洲股市去年遭到投資者的沽售。但由於歐洲央行仍然持續其寬鬆的貨幣政策,短期內難見利率上升的可能,這將刺激通脹上升、推低實質利率,從而利好資產價格。相對於美國,歐洲股市的估值較為便宜,而且企業盈利有改善,筆者相信歐股的表現或會反彈,當然,連串的選舉難免會令市場出現波動。
在貨幣方面,由於市場預計聯儲局在今年將加息3次,因此美元會持續走強,包括歐羅在內的其他貨幣會處於弱勢。但筆者認為,事情不能一概而定,歐羅區本身擁有經常賬盈餘,歐羅目前的水平確實已經頗為便宜,當歐洲陸續出現利好的經濟數據時,或會幫歐羅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