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一段長時間,中國一直醞釀人民幣滙率指數貨幣籃子的概念,到了2015年12月貨幣籃子才正式成為中國人民銀行的政策工具。當時美元顯著走強,但仍不足以刺激中國的競爭力,因為中國貿易夥伴貨幣兌美元的貶值的跌幅更大。為了紓緩投資者就人民幣相對貿易夥伴貨幣競爭力減弱的關注,人行推出新貨幣籃子的機制,促成了中國外滙交易中心(CFETS)貨幣籃子的誕生。
人行成立CFETS貨幣籃子作為政策工具之一,顯然提高了該行的自由度。事實上,回顧人民幣近日的走勢,不論是兌美元和CFETS貨幣籃子,頗為明顯的是人民幣一直在跟隨較弱的一方,主要視乎美元周期。若我們分析人民幣的走勢,便可輕易識別3個不同階段。
人民幣走勢暫分3個階段
(1) 首先是在人行宣布成立CFETS貨幣籃子後,直至美元在2016年1月開始轉弱,與走強的美元比較,當時人民幣兌CFETS貨幣籃子仍然相對穩定。
(2) 第二個階段始於2016年1月底美元轉弱,至英國在2016年6月中公投決定脫歐後,美元再度展現升勢。期內,人民幣走勢並無緊貼美元,但相對其他貿易夥伴貨幣,即相對CFETS貨幣籃子的貶值頗為顯著。
(3) 最後,由2016年6月底開始的美元牛市,加快了人民幣兌美元貶值的步伐,與此同時人民幣兌CFETS貨幣籃子相對靠穩。
現時的關鍵是,人民幣於2017年1月初突然轉弱會否展開第4個階段,即人民幣兌較弱的美元升值,但兌CFETS貨幣籃子則貶值。我們相信不會發生這個情況,因為預期美元將進一步增強(到2017年中將兌歐羅平價,並於其後略為回落至1.02的水平)。除了美元走強之外,我們一直認為聯儲局將於2017年加息3次。在此環境下,預期人民幣繼續兌美元貶值,但步伐較2016年第四季溫和,到了2017年底下跌約4.9%。
調整籃子比重減美元聯繫
面對人民幣再度承受貶值壓力,人行於2016年12月29日宣布修訂CFETS貨幣籃子的比重,令許多人大感意外。具體而言,籃子新增了11種貨幣,部分顯然是中國大型貿易夥伴貨幣,其中包括韓圜,現時南韓是中國第四大貿易夥伴。再者,韓圜佔CFETS貨幣籃子很大比重,為10.8%,其他貨幣的新增比重則相對輕微。
CFETS貨幣籃子新增上述貨幣,顯然降低美元在籃子的比重,繼而減弱CFETS貨幣與美元的相關性。事實上,在當局公布調整籃子前,美元或與美元掛鈎貨幣的比重為33%,現已降至30.5%(包括港元等與美元掛鈎的貨幣)。
總括來說,不少投資者對CFETS貨幣籃子是否能引導對人民幣走勢的預期存疑。即使投資者熟悉新加坡或其他正式錨定貨幣籃子的國家,亦會對CFETS貨幣籃子感到難以理解。這是因為CFETS籃子內某些貨幣似乎有其重要性,但其他貨幣的相關性不大。在此框架下,CFETS貨幣籃子是次調整比重只會令部分投資者更感迷茫。不過事實上,CFETS新增掛牌貨幣只會增加人行政策工具的靈活性,故應為投資者提供更清晰的指引。我們現時仍處於美元牛市階段,而人民幣價值在未來數月的走勢將取決於CFETS貨幣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