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剛過去的意大利憲政公投,總理倫齊的主張以失敗告終,而他亦辭去總理一職。這樣的結果雖然在市場預計之中,但始終對未來的政局發展帶來不明朗因素,可是金融市場未見動盪,歐羅先跌後升,歐洲的股市仍然守住意大利公投前的水平。經歷了Brexit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的事件後,這些「黑天鵝」所帶來的驚嚇,只是曇花一現。
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冷靜的結果呢?是市場太過理性嗎?還是大家不知道怎樣反應?筆者擔當過交易員、銀行司庫以至私人銀行家的角色,見盡了各種各樣事件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我嘗試從財富管理的角度分析投資者的行為和反應,為什麼與預期的不一樣。
專業投資者反其道而行
今天筆者只集中講私人銀行客戶的行為模式,原因是這是我第一身接觸的經歷。此外,私人銀行客戶大多屬於高資產級別的專業投資者,比較有代表性。一般高資產淨值的投資者都擁有多個以公司名義或私人銀行的戶口,他們接觸的資訊只會多,不會少。這意味着在某些重大事件或突發事件發生後,他們都會得到即時和全方位的資訊,以便作出投資決定或風險管理。因此,在時間上考慮,他們一般都是在事前或分析後才作出決定,很少跟着即市的步伐走。隨着資訊發達和市場透明度愈高,專業投資者的行為模式往往是反其道而行的。
為數不少的私人銀行客戶通常問的是哪些資產安全性較高,或長遠的發展更好,而不是追逐高風險資產而在市場中頻頻殺出殺入。經歷了金融風暴至今8年多,大部分投資者傾向保本為上,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香港及內地經營業務的客戶,不約而同訴說現在的營商環境是多年來最艱苦的,不蝕本已是上上大吉,日進斗金的好日子已一去不返。今天輸了的,贏不回來。難怪高資產值客戶的資產分配多是不動產和有穩定收益的債券為主。因為再多的財富增值,對他們而言只是數字的變更,對生活上的質素沒有絲毫影響。
心態改變行為產生變化
私人銀行客戶心態上的改變也令投資行為產生變化。一般私人銀行客戶在年齡上較年長,或步入退休階段。內地的客戶年齡較輕,約40歲或以上。近年來他們較多追求個人健康、生活品味和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不是說他們不追求財富增值,只是排名不再是第一位。因此,投放的時間愈來愈少,所要求的投資產品愈簡單愈好。他們組成志同道合的一夥,做喜歡的事情如跳舞、氣功、打球等,以強身健體,又可與朋友熱鬧一番。現時內地的客戶告訴我,他們朋友圈內早已不比併那些名牌手袋或汽車,現時主要是要講生活品味,例如家裏是否以有機食物為主,做那類皮膚美容和到哪裏度假等。
筆者早前與同事訂下一標準,產品這個名詞以後要在私人銀行內消失,我們講的只是服務,產品只是達成投資目的的工具而已。財富管理業務的新方向是提供過濾後有價值的市場訊息,和連繫健康、消閒和生活品味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