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發現對受投資級別限制的投資者而言,在低通脹及低增長的環境下,延長信貸存續期是具吸引力的收益遞增法。有見及妥協於利率風險溫和的觀點,以及歐洲企業債券的量寬動力,歐羅及美元遠期信貸競爭應獲得支持,並令下半年的非金融息差曲線較為平坦。
在目前收益率匱乏的環境下,我們依然傾向沿評級級別走,以達致息差遞增,因此我們對歐洲及美國的高收益偏好不變。對於受投資級別限制的投資者,我們傾向通過延長非金融發行人的信貸存續期提高收益,此意念背後的理據有二:
1)歐羅及美元長期曲線的利息走勢正面,而且10年期國庫券及德國國債收益至少在2017年第二季前大概保持不變。按總回報而言,這表示通過延長存續期作債券利差交易而賺取的收益,應不會被加息抵消。
2)單看信貸方面,預期歐羅及美元投資級別市場的非金融息差曲線,將在未來數月顯得較為平坦。
歐羅信貸息差曲線續趨平坦
另一方面,歐洲央行於3月10日公布的企業債購買計劃(CSPP)顯然是令息差曲線趨於平坦的催化劑。自公布以來,曲線的斜度隨即收緊24個基點,儘管後來英國脫歐帶來的憂慮使6月份出現+10個基點的短暫調整。我們於7月底時曾提及歐羅信貸息差的平坦曲線將持續至8月,而這確切實現了。基於以下兩點,我們將維持此觀點至秋季:
1)企業信貸收益低,不斷推動投資級別授權採納存續期。隨着歐羅主權債務收益率錄得虧損,我們亦看到純利率投資者對AA-及A-級別企業債券需求增長的證據,因此,遠期歐羅投資級別債券的需求極可能持續上升,如阿特拉斯科普柯(Atlas Copco)與Citycon於8月底訂立的10年期交易協議,便分別錄得8倍及6倍超額認購。
2)若息差繼續被進一步壓縮,可能會有更多原本符合CSPP資格的債券錄得接近或低於-40基點的收益,令它們在歐洲央行設定的購買下限下,實際變得不合資格。作為CSPP的一部分,這將迫使歐洲央行承擔更高存續期風險,令本已被熱捧的遠期信貸更炙手可熱。
投資者積極買長期美元企債
美國方面,非金融息差曲線的較長年期部分整平尚未正式開始,有關曲線於年內大部分時間實為陡斜,並僅於8月才開始變得平坦。我們預期,基於以下兩個原因,這股剛開始的整平勢頭將日益增長:
1)隨時間過去,妥協於利率風險溫和的觀點將促使美國保險公司及退休基金,更積極購入遠期美元企業債券。
2)欠缺收益,以及遠期企業債券於歐羅、英鎊、瑞士法郎及日圓市場上供應短缺,將繼續促使歐洲及亞洲的固定收益投資者投向美元企業債券,這情況在曲線的較長年期部分尤其明顯。即使就跨國貨幣對沖成本作出調整,此部分的美元收益升幅對海外投資者而言仍相當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