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半年,美國便會選出新一任的總統,今年的選舉更可謂美國史上最具爭議性的選舉之一。一方面,不論是共和、民主兩黨的候選人,均有不少負面新聞纏身。另一方面,經歷英國公投脫歐一役後,選民或者拒絕再透露其較為極端的投票意向,令政局更加不明朗。
筆者最近與美國投資策略師討論美國情況。在我們最近做的一次調查中,機構投資者已深深表露出其憂慮,高達75%的受訪者表示,類似的政治事件為他們的投資組合帶來溫和甚至相當程度的風險,比例遠高於2015年同類調查時的53%,並且是我們做調查以來的最大增幅。因此,投資者應該好好了解兩位候選人的政治及經濟主張,以及其對市場的影響。
留意財政開支稅制取態
兩位候選人的經濟主張離不開兩大方面──財政開支及稅制。先講財政開支,過去多年,美國都缺乏大型的財政開支,而單單依靠寬鬆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但一定程度的財政開支可以有效達到財富再分配,令低下階層受惠,從而增加消費。而基建開支,亦有機會推動經濟增長。
至於稅率之高低,也會直接影響經濟走勢,但不同階層對於減稅的反應各異,一般而言,低下階層如果能減少付稅,會傾向將那筆資金作消費之用。
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莉(Hillary Clinton)主張在不同的範圍擴大財政開支──換言之,提高稅率是不可避免,雖然加稅主要由富人承擔。總括而言,美國國家納稅人聯盟(The National Taxpayers Union Foundation或NTUF)預計,希拉莉的政綱代表着美國每年須增加1600億美元的額外預算。
擴大財政開支,或有助刺激美國經濟,相較於向草根階層徵稅,向富人開刀的影響雖然較細,但也有可能帶來一些負面結果。此外,希拉莉強調要收緊監管,其保護主義的立場對經濟增長也未必是好事。
另一方面,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同樣主張增加財政開支,例如大增基建、強化邊境安全、限制移民數目等。但同一時間,他又主張減少部分的政府開支。於是NTUF預計,實質上美國政府的開支每年將減少560億美元。
特朗普認為推動經濟增長主要是透過減稅政策,他主張精減稅制,並下降所得稅率,同時提出企業稅制改革。NTUF預計,美國政府在未來10年將會因而減少近10萬億美元的稅收。
雖然特朗普主張減少政府開支,可是其節省下來的金額實在不足以抵消政府稅收的減少,有分析更指這有可能反過來增加政府的財赤比率,及累積更多的債務,不過,減稅也有助刺激經濟增長。
做好準備迎來意外結果
雖然我們無從估計誰會入主白宮、成為新一任美國總統,而即使任何一方當選,其經濟主張也未必一定會實現,原因是任何經濟政策都需要得到美國國會的背書。結果是,兩位選選人的提議都可能不會如期實現──除了那些受到廣泛支持的政綱,例如基建支出。
值得一提的是,筆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支持或反對任何一個總統候選人;相反,與許多投資者一樣,筆者關注的是股市對於目前局勢的反應。
由於前景極為不明朗,投資者要有心理準備迎來一個意料之外的結果,以及這個結果所帶來的市場波動。
事實上,今年多宗政治事件也有可能成為金融市場的最大風險來源,在這環境下,投資者更應小心行事,例如減少依賴被動的指數投資,而作出更多、更加積極的主動管理,專注在資產及行業分布的策略性部署,以及做好防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