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時間7月6日早上,距離6月24日英國公投支持脫歐後兩周,英鎊滙價第二次急跌及跌穿1.30,是英鎊觸碰1985年2月的歷史低位1.0790以來的首次。過去兩星期,英鎊曾守穩1.34,而環球股市憧憬英倫銀行和各大央行繼續擴大量寬貨幣政策的規模,各主要股市指數紛紛反彈,似乎消化了英國脫歐的壓力。
不是新增加流動性
沒錯,英倫銀行確是朝着市場預期的方向前進。7月5日,英倫銀行行長卡尼宣布延後實施逆周期資本緩衝的措施,變相沒有抽走市場內1500億英鎊的流動性,效果等同於美國聯儲局暫停退市一樣。不過,有一點值得大家留意,這1500億英鎊的流動性不是新增加的,是已經在早前釋放給市場的,只是沒有減少而已。對於資產價格,這樣的訊息絕對是利好的,英國富時100指數在當天立刻上升。
同一天,英倫銀行亦發表了金融穩定報告,除了將逆周期資本緩衝比率維持在0%,及押後實施的時間表至明年6月或以後,亦提到今年首季,外資投放於商用物業的投資減少了50%,如外資撤離英國市場,商用物業必然首當其衝。報告中指出,約75%的中小企業銀行貸款是以商用物業為抵押品,如商用物業跌價,將對銀行壞賬及中小企業的資金鏈產生負面的骨牌效應。
卡尼講話適得其反
英倫銀行的這份金融穩定報告及行長卡尼的講話,旨在穩定投資者的信心,結果卻適得其反。英倫銀行繼續寬鬆的貨幣政策,理應對資產價格產生支持,當天富時100指數只升了23點;可是接連發生了兩家大型保險商旗下房託基金停止贖回事件。Aviva旗下一個規模18億英鎊及Standard Life旗下一個規模29億英鎊的房地產基金停止贖回,引起市場恐慌,投資者急不及待套現資產和增持現金。除了黃金、白銀和政府債券價格上升外,環球股市全面下跌。
英國脫歐後所衍生的金融市場現狀,正是筆者最擔心會發生的情況。在全球各大央行鋪天蓋地的推行量寬及實施負利率後,泛濫的流動性資金與空氣一樣,無處不在。可是,今天投資者面對的最大風險卻是消失的流動性,此話何解?
兩房產基金停贖回
以Aviva和Standard Life旗下房託基金的投資者為例,基金停止贖回等同於凍結他們手裏資產的流動性,如果以這些房託基金為借貸抵押品,必然面對Call margin的命運,進一步加大流動資金的壓力。投資者急於套現而逼使基金採取停止贖回行動,在價格和時間風險兩者上是難於防範和管理的,待贖回行動解封時,正是回頭已是百年身。縱使市場內流動性泛濫,基金持有人卻被困於流動性消失的密室內。
一方面是政府及央行積極進行量寬和減息,另一方面是投資者自行去槓桿和套現。英倫銀行與各主要央行一致,擴大其資產負債表,由2008年的970億英鎊擴大至2015年的4065億英鎊。央行的貨幣政策並沒有刺激銀行做大企業貸款,正如看過英倫銀行的金融穩定報告後,銀行只會減少中小企業貸款和追收有風險的貸款,商業借貸是進一步收緊而不是寬鬆。
根據Bloomberg Global Developed Sovereign Bond Index顯示,全球負利率主權債券在過去一周由9萬億美元增加至10萬億美元,對於其他資產而言,再多的流動性都是虛無飄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