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玩過「大富翁」遊戲。最近為了讓小孩子了解理財的意義,也與他們玩起來。「大富翁」遊戲的致勝方法,就是自己所購買的土地,有其他玩家不斷地到訪。因為每次「有客到」,自然有租金收入。如果土地上蓋有房子或酒店,「過路費」又會大增。金錢遊戲,當然着重賺蝕。同樣地,強積金的賺蝕是最值得大家關心的課題。
MPF計劃涵蓋三種成員
要知道自己的強積金投資表現如何,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與平均數作比較。積金局於每季的「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統計摘要」中,都有整個強積金計劃的賺蝕詳情。以最近一期為例,截至2016年3月31日,強積金在過去一年的期內淨投資回報是賠了逾500億元;亦是自2008年的金融海嘯以來,損失最慘重的時間。如果根據摘要中255.2萬有關僱員和20.5萬自僱人士計算,每個人平均蝕了逾1.8萬元。如果是真的,確實使人不安。
而事實就是,整體強積金資產不單是由有關僱員和自僱人士組成。還有一個類別,就是那些只有個人賬戶的強積金計劃成員,他們可能因某些原因而暫時沒有工作和自僱,而從前受僱或自僱的累算權益仍保留在個人賬戶中;但又沒有索取強積金權益。這個組別涵蓋的人數相信也不少。要準確計算每個強積金供款人的平均賺蝕,一定要把三組數一起計算,否則「每人平均賺蝕」就被誇大了。但有時候在有限的資源下,亦是無辦法的選擇。
賺蝕平均數或被誇大
報章常說「每個人平均蝕了逾1.8萬元」,到底逾1.8萬元孰多孰少?這就視乎個人的強積金資產有多少了。要精準地量度強積金的表現,還是要以個人強積金真正賺蝕,與市場的賺蝕作比較。做法就像以恒生指數的表現,比較個人在港股投資的成績一樣。
長線投資勿自亂陣腳
根據「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統計摘要」,以截至每年3月31日的一年計,2008至2009年度的強積金期內淨投資回報是賠了近700億元。到2009至2010年度,卻又賺回超過700億元。2008年是金融海嘯之年,當年的強積金淨資產值還不及今日的一半。當年蝕了近700億元,按百分比計,年率化內部回報率是負25.9%。截至2016年3月31月,強積金一年的年率化內部回報率是負8.2%。而自強積金在2000年12月1日生效以來,截至2016年3月31日,強積金的年率化內部回報率是2.6%;由此可見長線投資策略對強積金的重要性。
正如「大富翁」遊戲一樣,最重要是擁有多少可產生收入的資產和手上的現金。因此,自己的強積金真正表現是如何才是影響至大。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邀約,請不要依賴本文作投資決定。投資涉及風險,過往業績數據並非未來業績的指標。筆者已盡量確保所提供資料(包括數據)之準確性及可靠性,惟並不表示該等資料可作為投資者的指引,倘有關資料之任何不準確或遺漏等,所引致閣下有任何損失或損害,筆者及康宏一概毋須承擔相關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