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4年6月22日

黃培芬 市場分析

【美股】On-Device AI成近期市場新焦點

近期與AI數據中心有關的電力股出現獲利回吐,是否提供買入時機?據彭博早前報道,科技公司希望在美國建立大型數據中心,因此要求潔淨能源巨頭NextEra找尋適合地點,為這些數據中心提供足夠電力,其中一個客戶表示,需求可達5GW。從基本面看,AI數據中心不斷增加,拉動電力需求這個趨勢不變,可趁調整吸納較大型和強勢的潔淨能源公司。但要留意風險是,增加電力供應需時,需求可能因經濟轉弱或科技進步而減少,例如Nvidia新推出的AI晶片耗電量較少,令日後可能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

AI on Cloud至on device

企業為加強競爭力,需要找出更快方法服務客戶,將運算能力放在前緣設備(front-end device)是一個選項,AI焦點可能短期由AI on Cloud轉移至AI on device。微軟的Copilot+ PC,是載有AI功能的手提電腦。硬件要求之一是處理器要有NPU(Neral Procssing Unit),可以處理最少40 TOPS(Trillion Operations Per Second)。

NPU是為優化AI功能而設計的處理器,第一批獲批符合要求的是Snapdragon X Plus和Snapdragon X Elite,x86暫時不在名單上。獲批名單會不斷更新,相信Intel、AMD、Nvidia很快會推出符合要求的NPU。

受惠憧憬換機潮

高通(Qualcomm)、Dell和Micron將是初期較受惠Copilot+ PC產品的公司。高通的處理器在手提電腦市佔率很低,微軟推的Copilot+ PC,將有助高通晶片增加這方面的市佔率。PC製造商Dell和記憶體製造商Micron,受惠憧憬換機潮,股價受到追捧【圖】。

圖:部分與AI PC相關的股票1個月表現

資料來源:stockcharts.com

 

蘋果不想落後AI熱潮,公布了蘋果版本的AI-Apple Intelligence。蘋果注重保障用戶私隱,基本的AI功能會在device上處理,不會分享個人資料,較先進功能則會放在Cloud處理,但需要用戶同意將部分資料傳送至雲端。市場是否對換機潮過份樂觀,要看AI on device的功能,能否給使用者帶來驚喜。如只是噱頭,熱潮將很快退卻。

主要指數方面,第二季至今(6月15日),表現最好的是MCSI中國ETF,升9%【表1】,其次是納指。納指的表現主要是受AI帶動,3隻重磅股微軟、蘋果和Nvidia是帶動納指在第二季升8%的功臣。第三位是印度,升6.9%。印度總理莫迪雖獲連任,但所佔議席不如預期取得壓倒性勝利,未來推行政策將面對較大阻力。印度股市曾因選舉結果不理想一度急跌6%,但很快已收復失地並創新高。印度股市估值雖貴,但仍受投資者歡迎。

同樣舉行大選的墨西哥,卻因選舉結果出乎意料,為即將離任的總統推行有爭議性的憲法改革打開了大門。投資者擔心司法和社會計劃受到影響,監察制度會被削弱,損害投資環境,令墨西哥股市和披索急插,成為第二季表現最差股市之一。

周期股跑輸反映經濟轉弱

板塊方面,第二季至今表現最好是升9.3%的科技股【表2】,其次是公用股。第一季表現最好的周期板塊卻跑輸,第二季錄得負回報。非必需消費品股表現不佳,跌3%。與經濟相關性較大的周期板塊和消費股跑輸,反映經濟有轉弱的徵兆。標指屢創新高,高盛將標指年底目標調高至5600點,和現價距離約有4%上升空間。半年標指的預期回報4%,與6個月國庫票據保證年回報5.34%比較,那個較吸引?投資者按自己風險取向不難作出決定。

市場預期聯儲局9月可能減息,加上11月大選,對標指應有支持。今年仍是幾隻大型科技股跑赢,若大市在高位反覆,資金可能流向一些近期調整但與AI有關連的強勢股,例如電力股。微軟和蘋果將AI應用推擴至流動設備(mobile device),例如手提電腦、手機和平板電腦,投資者可從相關設備主要供應商找尋機會。

 

免責聲明:所提供資料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投資建議及邀約,筆者已盡力確保所提供資料乃屬準確及可靠,但對其準確性及可靠性概不作出任何保證,亦毋須就由於任何不確或遺漏而導致之損失或損害負責。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價格可升亦可跌,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

[email protected]

黃培芬

認可財務策劃師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