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房地產市場持續面臨挑戰,中國政府於5月17日推出3項針對房地產市場的額外措施,以降低按揭貸款供款負擔,並解決房屋庫存問題,藉以支持及穩定房地產市場發展。市場普遍視有關政策為積極訊號,顯示中國政府加強透過庫存管理來穩定樓市,有助重建一手住房市場的供需平衡,惟措施的實施進程及成效仍需時顯現。
3項措施包括:1)取消商品房利率下限,將首套商品房首付比例降至15%,及第二套首付比例降至25%;2)允許地方政府從陷入困境的開發商當中回購閒置土地,並購買空置房屋用作保障性房屋;3)中國人民銀行設立3000億元人民幣保障性住房再融資計劃,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地方國企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但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
轉化成經濟實效存不確定性
中國政府自2022年下半年起放寬房地產政策,協助財困的房地產開發商,例如降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oan Prime Rate)等,以刺激市場需求,惟措施的成效有限,房地產市場仍持續受困。
今次中國政府實施全國性支持房地產市場措施,令市場眼前一亮,但相信中國監管機構及政府對房地產的立場仍會保持謹慎,而上述三大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和管理當前的房地產周期,並遏制房地產低迷對經濟構成的進一步影響。目前來看,政策的方向似乎恰當,但相關措施能否轉化為有形的經濟表現,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市場續關注未完工房屋交付
要評估政策的有效性,可以通過觀察實體房地產市場、實體經濟的情況,以及後續的債券價格來衡量。事實上,自2022年底以來,房地產市場在多項政策支持下,基本面正在改善,惟行業仍存在不少問題及挑戰,當中最受關注的是還沒完工的新建房屋交付問題,這或會影響消費者信心及投資者意欲。
儘管中國政府已推出政策支持房地產市場,但房地產信貸市場的基本面難以出現即時的改善,這些政策亦會對不同房地產開發商有不同影響。長遠來看,基本面穩健、資產負債表強韌、擁有充裕流動性的開發商,將更受惠於有關措施。相反,流動性不足及經營模式困難的開發商,即使獲得有關措施支持,仍有可能面臨重組風險。對這些短期仍要面對龐大到期債務的開發商來說,再融資能力以及是否具備其他再融資選項,仍然是他們未來解困的關鍵。
體質較弱開發商有重組風險
整體而言,房價趨向穩定、合約銷售或新屋動工改善,將是房地產行業持續復甦的先決條件。市場估計,在中央公布進一步的具體房地產政策細節之前,有關措施或會對經濟產生一定影響,而當內地房地產市場持續經歷重組後,相信最終會找到新的平衡點,消費者信心也會跟隨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