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8月11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EJFQ信析】高基數效應快完 抗通脹難言勝利

本周最重磅經濟數據已於昨天揭盅,美國7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升幅微彈至3.2%,核心CPI則略降到4.7%,與市場預期相若,至此,惟聯儲局貨幣政策去向依然是「未定之數」,事關9月開會議息前,還會公布8月份CPI,相信更加舉足輕重。由於低基數效應逐步顯現,通脹是否受控,屆時才漸見真章。

美國2022年6月通脹率觸頂報9.1%,7月開始反覆下行至今年6月,基數效應預料「由高轉低」;另一方面,同樣受基數左右的能源價格,對CPI漲跌起相當作用,一併會使通脹壓力升溫。

儘管能源資訊局(EIA)剛把美國今年日均原油產量預測上調至紀錄高位1280萬桶,卻無法平息市場對該國汽油庫存減少的疑慮,加上俄烏戰事仍持續,以及沙特阿拉伯減產等供應緊張因素發酵,帶動國際油價續揚。紐約期油周三(9日)收市升1.78%,每桶報84.4美元,創近9個月新高;從5月4日低位迄今勁飆32.62%,企穩技術牛市門檻76.37美元(自63.64美元累漲超過兩成)14個交易日,正朝前大跌浪反彈黃金比率38.2%,即89.18美元靠攏。

值得補充的是,澳洲醞釀工潮或窒礙液化天然氣(LNG)出口,歐洲氣價應聲爆升40%,曾見每兆瓦時43.545歐羅,連帶美國天然氣價也走高,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天然氣期貨每百萬英熱單位(BTU)周三收報2.959美元,8月首7個交易日累積進賬12.34%。

能源價格高低與美國通脹關係密切,附【圖】所示,過往每逢油價按年變幅由跌轉升,甚或持續錄得按年增長,皆刺激CPI上行。由於2022年基數較高,紐約期油今年一直錄得按年跌幅(期間CPI亦見紓緩),惟只要油價未來數月維持於現水平(每桶85美元),9月份變幅將按年扭負為正,到明年5月漲幅更擴大至24.8%,導致目前持續改善的CPI或會同步掉頭向上。

換句話說,投資者不應忽略低基數,即使不致促使物價顯著反彈,但通脹要進一步下降且達到2%政策目標,恐怕有一定難度。紐約聯儲銀行總裁威廉斯日前宣稱2024年貨幣政策可望逆轉而減息,未免太過樂觀。

市場對基數效應並非視若無睹,按聖路易斯聯儲銀行數據,美國5年/5年通脹掉期利率(Inflation Swap rate 5Y5Y),自6月26日的2.23厘攀至本周一(7日)報2.53厘,逐步逼近去年4月21日錄得的9年高位2.67厘,似乎代表部分投資者正押注通脹升溫。

此外,向來與油價此消彼長的美滙指數近月偏強,雖然兩者也偶有齊告上揚,卻僅出現於高通脹時期,這是聯儲局不宜太早宣布「抗脹勝利」的又一佐證。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

放大圖片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