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3年7月9日

陳玉冰 ETF

「主動式管理ETF 」在美國興起

ETF本屬全被動式管理的投資工具,但海外市場亦有ETF加入「主動式管理」概念,這是什麼一回事?

上周筆者有幸拜讀《投資者日記》畢老林前輩及另一專欄作者易亞投資所撰寫,有關於追蹤「策略性編制指數」的主動式管理基金的ETF文章。無獨有偶,筆者就曾於今年1月29日刊登的「運用『策略性』編制指數 ETF跑贏大市」一文中,略略提及本港亦有ETF發行商,自行編制以「價值投資選股策略」制訂一系列價值指數,以研發相關ETF供投資者選擇,力求為投資者篩選出低估值股份,期望提供超額回報(Alpha)。詳情大家不妨於《信網》「財富管理」版面內重溫。筆者慶幸能有知音共賞這類具策略性投資概念的特色基金。

從2008年開始,美國投資市場就陸續有多隻涉及基金經理主動式管理的「Actively Managed ETF」或「Active ETF」面世。按照傳統,大家所認識的ETF產品都屬於Beta指數基金產品,即全被動式管理,純粹跟蹤市場常用的代表性旗艦指數表現,例如本港的盈富基金(02800)就跟蹤恒指表現,投資者斷不會期望盈富基金會為你帶來跑贏恒指表現的回報驚喜,或所謂提供Alpha。何解投資界忽然興起這種帶有主動及被動式概念的潮流投資玩意?一字記之曰:「勢」。

大部分主動式基金經理都抗拒全面向投資者赤裸裸展示自己所管理的投資組合內容,除10大持股之外,大都將「獨門秘笈」隱藏。但隨著近年ETF的冒起,不少海外投資者都愛上這種低收費、透明度高兼操控靈活的投資工具,主動式基金的市場佔有率逐漸被ETF攻佔。就此,部分主動式基金資產管理公司亦隨投資者的需要,應時開拓ETF業務,而將主動式管理的元素注入被動式管理的投資工具就順理成章誕生。據資料顯示,美國金融市場現時有超過60隻主動式管理ETF,今年初至4月底,就有36億美元新資金流入,令該類ETF的資產管理達至超過140億美元。而截至7月1日,美國交易市場共有1469隻ETF,資產管理逾1.4萬億美元。可見主動式管理ETF佔有率雖少,但仍不乏增長。

本港投資者熟悉的「債王」格羅斯(Bill Gross),旗下的資產管理公司PIMCO就是其中一家活躍於美國市場的Active ETF表表者。投資者可記得上年打得火熱的債券市場,由格羅斯主理的「總回報交易所買賣基金」(Total Return ETF),不論資金流入抑或業績都理想得令人嘩然,此基金就集合了ETF的靈活操控性、流通性及「債王」的挑選債券能力;更吸引的是基金開支比率僅為0.55%。即使該基金的規模較小,但在推出數個月內已辦得有聲有色。惟近日美國聯儲局主席貝南奇「吹雞收水」消息一出,誘發該ETF投資者及「粉絲」紛紛跳船。而今年4月30日畢前輩於《投資者日記》所提及的那「棵」WisdomTree都屬於另一慣常引用主動式管理概念的ETF發行商。對於今年股市爆冷跑出的日本,造就了該公司旗下一隻難得配備貨幣對沖機制,並有揀股概念的日本ETF爆紅,倘若沒有主動式管理的日圓美元對沖活動,該ETF又怎能「Take the Yen out of Japan」(WisdomTree的標語),以減低弱圓對日股回報的蠶食?

反觀本港,ETF已發展近14年,傳統被動式管理ETF的運用度仍未成趨勢,更遑論什麼主動式管理ETF,但可喜的是投資者開始注意到ETF在個人投資組合中存在之意義及重要性。往銀行走一趟,投資者可會發現,獲取傳統主動式互惠基金資料比起一般被動式ETF的資料來得更多?在資訊斷層的情況下,投資者如何提升個人投資組合的保障?Be active! 投資者可自行以「主動式」的姿態尋找各項ETF相關資訊,發掘更多投資市場上的好工具!

陳玉冰

惠理基金

ETF業務拓展副總監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