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美滙指數明顯在110的水平附近遇阻,目前跌穿107的關鍵支持位,並反覆跌入106至106.5這個支持區間當中。
首先,特朗普交易消退是美元轉弱背後的重要因素之一。自從美國總統特朗普就職以來,市場對關稅政策的擔憂降溫,因特朗普的立場反覆,其中加拿大和墨西哥,以及鋼鐵和鋁的25%關稅計劃尚未落實,而對等關稅等更是沒有明確的時間表。
其次,從貨幣政策角度來看,美元的優勢也有所減退。具體而言,聯儲局官員的言論和最近的美國數據並不足以推動市場進一步削減對當局減息的押注。相反,最近英國超乎預期的通脹(CPI)和就業數據驅使市場削減對英國央行的減息押注。同樣地,加拿大超乎預期的就業和核心通脹數據、澳洲超乎預期的就業數據、瑞士超乎預期其的核心通脹率、澳洲央行降息之後傳達的謹慎訊號,以及紐西蘭央行行長關於接下來降息幅度將縮小至0.25厘的言論,也令市場削減對加拿大央行、澳洲央行、紐西蘭央行和瑞士央行的降息押注。
當然,這一波美元跌勢,還受到了市場情緒高漲的影響。具體而言,市場對美國和俄羅斯談判將推動烏克蘭戰爭停火的期望高漲。另外,Deepseek、中國1月信貸增長超乎預期,以及中國習主席出席私企峰會的消息,也開始令市場期待中國私企尤其是人工智能(AI)科技行業,將幫助帶動經濟復甦。
短期内,由於投資者早前累積過多美元長倉,短期内美元可能存在下行壓力,若失守106.35,甚至106的關口,不排除下試105/16的可能。然而,筆者並不熱衷於持續追低美元。
例如,從關稅風險的角度來看,一旦特朗普積極落實所有關稅計劃,加元、人民幣和歐羅都可能回吐近期漲幅。
從貨幣政策的角度來看,近期美國的就業和通脹數據,以及聯儲局官員的言論,暗示當局依然是較中性的主要央行之一。市場預測美國的政策利率在未來1至2兩年期間將高於其他主要國家的利率。因此,非美元貨幣的上升空間仍可能因息差因素而受限。
至於市場情緒方面,通常是比較脆弱的。例如,在烏克蘭和歐洲沒有過多參與美俄談判的情況下,停火協議不一定能達成,或者即使達成,協議也有機會包含對烏克蘭和歐洲不利的條件。近期,市場對美國可能迫使歐洲增加國防支出的擔憂,已經導致歐洲國債收益率顯著上升。若歐洲財政狀況惡化,或增添歐洲央行放寬貨幣政策的壓力,同時可能導致歐羅受壓。另一邊廂,如果在 3 月的兩會上中國沒有宣布進一步令人鼓舞的刺激措施,並導致市場對中國的樂觀情緒可能會消退,人民幣也可能回吐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