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度的渣打馬拉松為香港體育盛事之一,吸引眾多海內外跑手參與。選手要在比賽取得佳績,除了要付出汗水不斷鍛鍊,賽途上的補給物資亦發揮關鍵作用,補給物資可助選手補充體力,向終點繼續邁向腳步。大家的退休生活亦猶如一場馬拉松,除在賽事前需要作出充裕準備外,途中也需要源源不絕的「補給」,以確保銀齡生活的質素。
香港作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及人口最長壽的城市之一,不論是在職期間抑或退休後,港人亦面對不同程度的經濟挑戰和壓力。根據最近發表一份《全球情緒調查》顯示,超過六成港人表示間中或經常感到壓力,主要的壓力來自生活成本上升(72%)、經濟前景(63%)、擔心退休儲備不足(59%),以及能否達成長遠財務目標(59%)。
退休儲備是一項長線投資,需要慢慢累積資產,猶如馬拉松選手,均需提前預備如鍛鍊體能、參賽技巧和意志等。即使各選手事前已有萬全準備,選手會於途中不斷消耗體力及能量,因此大會於途中多處設立補給站,為健兒提供清水、運動飲料、水果,甚至食物等,以助他們恢復體力,繼續進發。同樣地,當大家在享受退休生活期間,資產也會不斷消耗,加上平均壽命與未來的通脹難以預計,退休儲備或因而未如預期般足夠支撐退休後所需。
因此,投資者在退休後應該持續投資,持續投資猶如為晚年生活設立資產「補給站」,透過多元化的資產組合並定期檢視成效,例如強積金、年金、租金、股債利息等不同收入來源,不僅能夠支持基本的生活需求,更有機會藉額外的投資收益,或可令退休後享受更高質量的銀齡生活。
另外,馬拉松賽事都會設立急救站,並安排醫療人員當值,確保健兒的安全和健康。退休投資者在準備退休開支時,亦要不忘考慮醫療相關開支需要,為未來生活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最後,「退休馬拉松」沒有標準化的賽道與明確終點,而且每人的經濟能力、期望的退休生活都不一樣,因此退休投資者應該按自身需要進行退休規劃,在不斷變化的投資環境中逐步實踐目標,為日後退休生活源源不絕的「補給」而努力,確保未來於賽道中的每一步都能夠穩健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