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蘋果今年新推出的AI應用Apple Intelligence備受矚目,投資者起初對iPhone 16抱有很高期待。然而,由於AI功能推遲上線、加上硬體升級有限且定價缺乏吸引力,iPhone 16發布後市場反應平平。iPhone 16上市後交貨時間較之前幾代iPhone機種縮短,表明需求疲軟,這可能會影響今年第四季蘋果供應鏈公司的產能利用率,令平均售價和利潤率承壓,並抑制該板塊的整體投資情緒。另外,蘋果供應鏈面臨的關稅風險上升,再加上利潤率壓力,都將抑制供應鏈中公司的股價表現。
另一方面,內地頭部智慧手機品牌進入旗艦產品發布旺季,而且訂單需求強勁。尤其是某企業在10月下旬推出最新旗艦手機,並計劃在明年初推出第二款電動汽車。自今年4月以來,其首款電動汽車銷量強勁,突顯出該公司具備豐富的產品線和穩健的生態系統。
隨着美國大選結果揭曉且美國政府對晶片出口管制的審查臨近,有關美國實施技術限制的討論再次浮出水面。我們認為,這將使投資者愈發關注中國智慧手機品牌的增長潛力,以及不斷擴大的生態系統帶來的機遇。在智慧手機供應鏈中,我們偏好龍頭手機品牌,以及製造基地多元化且能夠不斷擴大市場份額的公司,包括頭部製造商和圖像感測器晶片廠商等。
蘋果最新旗艦手機iPhone 16的銷售開局相對平淡。蘋果面臨挑戰之際,我們認為內地的龍頭手機製造商將憑藉其更廣泛的產品線、更具彈性的定價策略以及強大的生態系統,穩步獲得市場份額。
市場調研公司Counterpoint的高頻資料顯示,最近幾個月全球面向終端客戶的智慧手機銷量保持相對穩健趨勢,8月份同比增長2.8%,實現連續7個月正增長。另外,8月內地市場銷售較上年同期增長3.5%,再度跑贏全球,延續6月份以來的穩健動能。注意到內地領先品牌在今年稍早就開始降低庫存。儘管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競爭激烈,但部分頭部品牌已完成去庫存並專注於新機型的推出,這也驅動了銷售增長。
隨着美國大選結果揭曉,市場對潛在貿易限制的擔憂可能令中國硬體和半導體行業承壓。
潛在的供應鏈中斷可能促使內地加快晶片技術自主創新,並加大投資提高國產晶片製造能力。不過,晶片研發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才能取得成果。再加上美國對中國可能採取的科技限制措施,都令市場不確定性加劇,並影響中國科技行業(尤其是半導體公司)的投資情緒。因此,我們繼續對中國晶片製造行業(特別是晶圓代工廠和記憶體製造商)持相對保守的立場。
此外,因為目前關稅豁免的關係,認為消費電子行業最易受到美國關稅政策變動的影響,即使內地仍然是大多數美國消費電子品牌的製造基地。儘管供應鏈遷移將需時數年,且美國對這些產品加徵關稅可能增加其通脹壓力,但對於內地而言,關稅仍然是輸美消費電子供應鏈面臨的主要風險。我們將繼續密切關注政策趨勢及其對市場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