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已大致塵埃落定,由前總統特朗普勝出,所屬的共和黨亦重掌參議院,且極有可能控制眾議院,很可能創造共和黨大獲全勝(Red Sweep)的戰果。在初步結果出爐之後,金融市場的反應大致符合我們預期。
由於政治不確定性驟減,股市反應亦較為正面。至於債券收益率在周三亞洲早市時段上升,反映投資市場對減稅政策獲延長的憧憬。長遠來說,政策將會增加聯邦政府的債務負擔,卻又能支持經濟增長動力。
如果共和黨最終全勝,由於國會由該黨控制,將會增加重大政策變化的可能性,這將包括減稅、放寬規管,以及提高關稅等幾個方面。
特朗普尋求延長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維持37%的最高稅率,並可能將國內製造商的公司稅率從21%,降至15%。據估計,特朗普的提案將在10年內使赤字增加7.5萬億美元。
另外,特朗普主張放寬規管,我們認為大型科技公司可能會因而受到影響,地區銀行和能源公司最有可能從寬鬆的監管中受惠。
在貿易方面,特朗普在政策上或將採取更多貿易壁壘,他在競選時提出向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關稅,對中國進口商品則徵收60%關稅。企業為保持競爭力,同時實現供應鏈多元化,「友岸外包」及「近岸外包」的趨勢應會持續。
不過,我們預期市場焦點將會迅速重回經濟前景,以及聯儲局的貨幣政策之上。而聯儲局亦緊接宣布了11月的議息結果,公開市場委員會決定減息0.25厘。而減息決定正是基於政治與財政前景的不確定性。
從今次議息結果來看,我們認為聯儲局暫未改變減息的取態,除非通脹及勞動市場的數據大幅上升,否則聯儲局在12月很可能會再次減息。然而,對於2025年而言,貿易及稅務政策可能會使通脹前景更為複雜。
而在經濟軟着陸及聯儲局穩步減息背景下,我們認為宏觀基本因素仍然有利於風險資產,當中包括股票及債券,以至是個別的另類資產,如基建及運輸。
美股方面,在選舉之前,市場基本面強勁且持續改善,而有可能出現的共和黨全勝或能提振一些表現欠佳的價值、周期股,以及中小型股。市場亦憧憬會有更多併購與新股集資活動,將有助提振市場氣氛。
至於利率前景,由於國庫券發行量增加,加上美國財政挑戰相關的潛在「風險溢價」,長期收益率可能會持續走高。短期利率將聚焦於聯儲局的行動,預期今年及明年初將會進一步減息。
投資者較為關注的亞洲市場,半導體出口地區如台灣等地應可繼續受惠。由於潛在的貿易壁壘,全球供應鏈的結構性轉變,可能會提振東協及南亞的基建支出。對中國而言,由於MSCI中國指數當中,有超過85%的主要收入來自內地,提高關稅對盈利的直接影響可能有限。
雖然出口放緩將會間接影響國內的投資與消費,但是內地政府的貨幣及財政政策,譬如當局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之後公布增加的6萬億元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應有助部分抵消投資者對外圍因素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