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前寫過,有客戶在整個加息周期之中,都持有VHY這隻澳洲當地的高息股 ETF,並且幾年以來一直持續將股息再投資。隨着環球利率見頂,該隻ETF的股價也重回2021年的高位。因為股息再投資累積了更多股數,所以整個倉位已經賺了兩三成,也算做到了成熟股巿平均每年10%的回報。
就算是香港股巿,雖然恒生指數和上次峰值還有段距離,但有些高息股如滙豐控股(00005)或幾隻長和系股票等,已經消化了疫情影響,股價回到了一年甚至兩三年高位。這些股票也大致維持了5厘或更高股息。因此同一手法,在疫情前建倉,一直靠股息再投資,到現在總倉位也有雙位數字回報了。
實際上,要達致合理回報,其實不一定需要股價創新高。最近有一篇研究就發現,以數十年為研究長度,各大指數及熱門股票的每天收巿價,有八九成時間比上一次歷史高位低。因此,投資賺錢不能單靠升穿歷史高位。反而,愈波動的股票,現股價就愈會有機會比歷史高位大幅折讓。因此,筆者在《不倒燈塔》寫,與其討論「冧把」,不如討論策略,就是因為單單股價上落反映不了整體投資成績。只要持有股數增加,股價不變倉位也會賺錢。
就像月供計劃一樣,股息再投資所購入的股數亦和股價掛鈎,股巿氣氛愈弱,買到的股數愈多,幾年下來也會拉低了平均購入價,因此股價稍為上揚,回報已經不錯。到了巿場氣氛回暖,因為持有股數更多,同樣升幅的實際回報也就更高。
當然,這裏說增持股數,必需是逐步增加投資者所擁有的經濟權益,而非簡單的股數增長。所以美國科技股流行股價大升後拆股,或者七八十年代港股流行派發紅股等動作,並不會改變投資者所擁有的經濟權益,也不屬於這策略的增加股數。
反而現時財務穩健的企業流行長期回購股票,逐漸縮少全企業的總發行股數,投資者同樣數目的股票,所擁有的經濟權益亦會慢慢增加。例如蘋果在十年約回購了四成股票,持股10年的投資者所擁有的經濟權益就增加了一倍。巴郡上季出售了一半的蘋果持股,也許就考慮到巴郡實際擁有的百分比,已經差不多上升了一倍。再加上10年來蘋果的業務亦有增長,在股價大升後,巴郡賣股亦屬合理。
股價就是盈利乘以巿盈率。但是巿盈率基於現時利率、巿場氣氛、企業前景等因素,投資者也只能粗略估算。反而每一股背後就是每股盈利,持股再少的投資者,亦能算出自己每隻持股過去12個月生產了多少盈利。例如某股票當期盈利1元,自己持股五千股的話,實際上就是企業為自己賺了5000元。假設再增持了500股,下期盈利還只有1元也好,企業也為自己賺了5500元。
當然,盈利如何分配由管理層決定,這5000元盈利未必會直接回到小股東手裏。而且,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心態思考,還要考慮盈利有否做假、企業能否持續增長等因素,是分析股票的一環。但在執行月供或股息再投資等計劃的時候,實際上就是以逐漸增持的方法,逐步增加屬於自己的盈利。以兩三年為單位,整體盈利上升了,股價自然就會追上去,變成整體回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