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升溫的背景下,投資者往往陷入悲觀情緒。然而,仔細觀察便能發現,現實情況通常比想像中更加充滿希望和機遇。
隨着2024年的來臨,我們不僅迎來了關鍵選舉的年份,也面對着可能爆發的各種負面地緣政治事件,其中包括中東地區緊張局勢的升級;台灣選舉結果可能對中美關係帶來更多的分歧;以及北韓的強硬言論,都增加了人們對朝鮮半島可能發生戰事的擔憂。
儘管發展可能令人不安,但我們不應僅從避險的角度來看待它們。因為危機中往往潛藏着機會。關鍵是知道如何把握局勢的變化。
歐洲受惠中美分歧
歐洲正在從中美緊張關係中受惠,並成為這一關係的交滙點。我們看到中國對歐洲的投資增加,因為相較於美國,歐洲可能提供了一個相對更有利的投資環境。
自2016年以來,中國和美國之間的經濟脫鈎,在數據上變得愈來愈明顯。雖然我們還沒有看到中國對歐洲投資的顯著增長,但這一趨勢已開始轉變。中國對歐洲的投資正在增加,特別是在電池和電動車生產等戰略性行業。即使中國的動機主要是出於經濟考慮,這無疑會為歐洲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並幫助歐盟通過更便宜、更高效的電池和電動車,加速綠色轉型。歐洲國家在製造供應鏈中擁有一部分份額,也賦予了它們更大的掌控權。
大馬摩洛哥等成贏家
在「全球南方」,亦有一些國家脫穎而出。首先是那些受惠於減少對中國和俄羅斯依賴的國家,以及幫助中國減少對美國依賴的國家。它們正逐漸成為新的或重組後的供應鏈樞紐,同時也是天然資源豐富和政治穩定的國家。
馬來西亞和越南正在成為重要的航運轉運點,而摩洛哥的汽車產業則因烏克蘭戰爭引發的供應鏈多元化而獲益。中國正在投資於摩洛哥和墨西哥,以更好地服務西方市場。
日本和韓國憑藉其先進的技術產業,以及地理位置上靠近中國的優勢,正從其他國家撤出中國市場的情況中獲益。
以商品為導向的經濟體,也正在積極抓住當前形勢,它們通過尋找更多的出口機會和開拓新的出口市場,以及在全球價值鏈中提升自身地位來進行轉型,從主要的原材料出口國,轉型為中間產品的生產國。
印尼已禁止鎳出口,改為鼓勵外國買家投資當地冶煉廠,加工後再進行出口,以提升其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此外,印尼正在推進國內電動車電池產業的發展計劃,可能會對鐵、鎳徵收出口稅,以降低國內產業的成本。
透過加強合作關係獲益
同時,一些國家通過與美國建立新的安全條約來獲益,這些條約通常涉及國防,還伴隨投資誘因。菲律賓就是一個例子。除了同意美軍使用其軍事基地外,還獲得了美國在多個領域的重大投資承諾。
還有一些國家通過在一個日益多極化的世界中確立自己的地位,以獲得全球影響力。印度從與美國達成的許多新協議中獲益良多,這些協議包括技術和綠色能源領域。作為美國在亞洲新的首選合作夥伴,印度有能力要求相應的豐厚回報。
投資者和企業對持續的地緣政治動態保持謹慎是合理的。儘管如此,保持一份樂觀仍是投資者的上策,因為地緣政治的波動,往往也會孕育新的機遇和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