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4年1月23日

市場分析

釋放轉型金融效應 減生物多樣性喪失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國際社會針對臭氧層修復達成國際協定,這一協定曾被譽為是「多邊主義的積極有力成果」。由此可見,國際社會並非無力克服棘手的可持續問題。

今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以「重建信任」為主題,是解決這些問題的第一步。在多邊主義面臨眾多危機的背景下,世界能否團結起來,解決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喪失的問題?

自1970年以來,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平均下降了近70%,進一步凸顯了事態的嚴重程度。在世界範圍內,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影響巨大,野生哺乳動物佔全球哺乳動物生物量的份額,從1900年的17%下降到2015年的4%。剩下的96%是人類和牲畜。

我們對自然界施加巨大的影響,同時對自然的依賴性也很大。全球GDP的大約60%最少在一定程度上依賴自然界的多樣化服務,從清潔水供應,到授粉服務均來自自然。

生物多樣性框架處建立階段

在認識這一風險的基礎上,於2022年世界各國就《巴黎協定》達成共識。其中兩個主要目標是到2030年扭轉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到2050年實現自然向好狀態。

達成共識只是第一步,後續的行動才是取得成效的關鍵。但目前尚未制定行動計劃,對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仍處於建立階段。各國目前正努力將生物多樣性目標融入國家戰略之中,並計劃在2024年COP生物多樣性會議上,審查其進展情況。

清晰路徑是達目標必要條件

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需要採取許多步驟,包括創建有效的測算方法。只有能夠加以衡量的東西才能夠被管理。我們需要了解什麼導致了生物多樣性喪失,以確定最佳的干預措施。

瑞銀近期發表的白皮書,闡明現有的「自然科技」工具箱,已經能夠為追蹤生物多樣性狀況,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援。當務之急是更快、更大規模地部署,以扭轉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去。

金融界政府等採大規模行動

傳統的私人資本配置、企業行為和消費者行為,往往忽視了自然的價值。因此降低了投資界對於支持達成2050自然向好長期轉型目標的積極性,實現2030年目標所需的投資,更因此出現缺口。幾年前,這一缺口估計是目前支出的5至7倍。現在缺口可能更大。隨着時間的流逝,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任務變得愈來愈困難。

隨着資金缺口逐年擴大,誰來為自然保護投資的問題,變得愈加棘手,鑑於與自然相關的資產難以滿足大規模私人資本提供者所需的穩定回報和效率。

在短短6年內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趨勢,需要各持分者立即採取大規模行動。我們呼籲國際社會在3個領域採取行動。

首先是轉型融資,這包括支援有序過渡至商定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所需的任何融資活動。有一系列工具能夠將融資條款與促進可持續成果的標準聯繫起來,例如,在實現環境目標時降低利率。轉型金融有助促進實體經濟取得更好的生物多樣性成果而言,是一個絕佳的金融工具。

其次是政府參與,以支援創新和優惠融資。終止對損害生物多樣性做法所提供的補貼,這樣做將使經濟鼓勵措施與全球修復生物多樣性的努力保持一致,並向市場發出明確的訊號。

最後,夥伴關係將是關鍵。生物多樣性涉及每個部門,任何管理生物多樣性的戰略,都必須依賴利益相關者的多樣性。瑞銀認為我們的職責是與合作夥伴一同,開發和擴展解決方案,協助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影響力。

 

作者為瑞銀資產管理總裁兼集團可持續發展與影響力業務主管Suni Harford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