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大型銀行的調查顯示,香港的富裕階層平均在33歲時就賺到了「第一桶金」,流動資產達到了100萬元。而且,他們對自己的財富充滿信心,相信在62歲時能夠擁有1000萬元的戶口結餘。但是,這些數字真的能夠保證他們的退休生活嗎?不少人對此表示「不確定」。
放棄執着於戶口數字
其實,我們在做退休規劃的時候,不應該只關注資產的金額,而應該更重視現金流。換句話說,我們要考慮的不是我們有多少錢,而是我們每個月能夠拿到多少錢來滿足我們的生活需求和願望。如果我們用另一種方式來提問,假設一個人在62歲時每月有6萬元的穩定現金流入,這樣是否足以讓他退休?當然,不同的人對生活的期望和要求也不同。但是,大部分人至少能夠清楚地回答這個問題,知道這個數字是否符合自己的消費模式。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只有當戶口裏有足夠多的錢時,才會感到安心。這種想法可以理解,但如果我們仔細分析,這其實是一種心理上的需求,而不是理財上的需要。如果我們一味追求戶口數字的增長,卻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衡量標準,那麼我們只會陷入焦慮和不安中,就像某些收藏癖一樣,永遠覺得不夠,永遠想要更多。莊子曾經說:「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要真正達到財務自由和富足的境界,我們必須放棄對戶口數字的執着,而轉向通過創造被動收入來實現退休規劃。
存款實是貸款給銀行
此外,我們也要思考一個問題:銀行存款真的等於我們自己的錢嗎?如果你有閱讀上市公司年報的習慣,便會發現在銀行的財務報表中,客戶存款其實是銀行的債務。也就是說,你在銀行存的錢,其實相當於你把錢借給了銀行。既然如此,你何不把錢借給一些能夠給你更高或更穩定回報的金融機構呢?
使用資產才是真正擁有
人生在世貴乎使用權。傳統說法是「錢帶不入棺材」,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有可能真正的擁有。而現代社會的制度也有類似例子。舉例來說,你買的一個物業,其實是土地使用權的其中一個分割部分。在香港,這些使用權都是有期限的。所謂的「買」或「擁有」,其實就是長期「租」50年或75年,然後不斷續租。什麼是真正擁有?是你有使用你的資產或資源,才算是真正擁有。既然我們都只是人生的過客,何必把錢放在銀行讓銀行賺取利潤,而不好好利用它,享受生活,投資未來,照顧家人,回饋社會呢?
要做到無憂消費,關鍵就是現金流。想想看,為什麼舊制公務員的長俸制度如此吸引人?因為就像《傲慢與偏見》的作者珍·奧斯汀所說的那樣:「我所知道最有效的幸福秘方,就是持續獲得大額收入。」退休想要幸福快樂,絕對不是累積存款數字,是要靠現金流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