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2月22日

廖嘉豪 外匯

【人幣】需求復甦風險胃納改善或利好

近期加快重新開放和為房地產行業提供金融支持等政策,大大改善了中國內需復甦的前景,或可抵消美國和歐洲增長放緩導致的出口放緩。因此,我們預計人民幣或在2023年具上升空間。

人民銀行可能會變得更加鷹派,而聯儲局則相反。清零政策和房地產危機抑制了需求,中國在2022年經歷了通縮。一旦解除這些限制,被壓抑的需求可能會迅速推高通脹,尤其是服務業。我們預計,2023年經濟增長可能從3.5% 反彈至4.5%,與官方目標相比可能仍然保守,但美國增長或從1.6%降至0.7%。出口可能明顯放緩,但這是在貿易順差創歷史新高之際發生,估計不會成為人民幣的主要障礙。人行可能在2023年底前開始加息,同期聯儲局或減息。貨幣政策差距收窄可能支持人民幣。

2023年,人民幣兌美元的息差可能再次由負轉正。人民幣在2022年疲軟的主要驅動因素是,其對美元200個基點的正息差,變成了190個基點的巨大負息差。由於對美國通脹和利率的預期走軟,以及更多經濟疲軟的證據,自11月以來,這一負息差已經顯著收窄100個基點。到2023年,息差可能會恢復為正數,因為中國國債孳息率可能上升,而美國國債孳息率可能下降。隨着股票和債券市場情緒恢復,資金流入可能變得更加積極。

總而言之,我們認為人民幣兌美元滙率或已在7.30左右見底。聯儲局真正轉向之前,有望保持在6.80至7.00的範圍內,然後人民幣或收復2022年大部分失地。

廖嘉豪

花旗銀行

投資策略及資產配置主管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