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銀行大中華區香港總監李凱琳(Teresa Lee)表示:「環球投資市場在過去兩年充滿挑戰性。受大環境影響,股票、債券和基金等傳統投資產品的波動較大。在這情況下,高淨值和超高淨值客戶對另類投資和可持續投資產品的興趣持續上升。」
她指出,另類投資和可持續投資產品可讓投資者達至多元化投資的目標,同時有助改善回報;過往有意投資於這兩方面的,都是機構投資者,而現時很多家族辦公室也對此產生興趣。
此外,新加坡銀行亦於今年8月委任擁有近20年投資及財富管理經驗的梁家進(Jacky Leung)為其香港產品管理部主管,反映該行十分重視有關其產品平台和財富管理解決方案的發展。
新加坡銀行(前稱ING亞洲私人銀行)於2009年獲華僑銀行收購,翌年正式易名。該行的業務網絡覆蓋全球各地,在香港、新加坡、迪拜、菲律賓、馬來西亞、英國和盧森堡均設有業務據點。截至2022年6月30日,新加坡銀行的資產管理規模達1,140億美元。
除了財富管理服務外,新加坡銀行客戶亦可透過母行華僑銀行及其附屬機構獲得按揭貸款、商業、投資及零售銀行等專業服務。華僑銀行於1932年由新加坡三大華資銀行合并為一,是當地歷史最悠久的本地銀行,亦是東南亞資產規模第二大的金融服務集團。
科技、醫療保健和軟件 為長期高增長趨勢
新加坡銀行近年看到客戶對另類投資的興趣顯著上升,其中包括私募股權、私募信貸贷、房地產投資、對沖基金和直接投資等。而在去年,該行客戶的另類投資金額按年大增六成。
李凱琳說:「近年很多大中華區客戶對另類投資產品加深了認識,他們希望投資一些擁有長期高增長趨勢的行業。由於較多高增長行業 還處於未上市階段,如科技、醫療保健和軟件等,通過參與私人資本市場進行投資則成為其中一個早期接觸這些公司的主要方式。」
同時,她亦指出,對很多投資者而言,另類投資無疑具有一定風險,因為這些產品的標的資產(underlying assets)較傳統投資工具為複雜,而且投資門檻金額較高,流動性較低。她表示,該行會因應客戶的風險取向、投資目標、財務狀況等因素而作出合適建議。
該行最近為客戶提供的另類投資,包括一些高增長公司所發行的私募信貸贷。其中有一些產品可收取較高派息,同時可提供較傳統私募資產為高的流動性。而在該行量身定製的Bespoke投資平台上,超高淨值客戶可接觸到平常只有機構投資者才可接觸到的產品,例如,他們可對高增長公司作出早期投資,甚至在上市前入股成為基石(Cornerstone)投資者。
可持續投資可跑贏傳統投資
據特許金融分析師學會研究人員的一份研究指,在過去的11年,在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方面評分較高的標普500公司,通常可錄得與大市同步的回報,並錄得較小波動。
李凱琳指出,客戶對可持續投資產品的興趣正在不斷上升。由於今年地緣政治影響,有關新能源、食物供應鏈等的綠色企業受到投資者青睞。
她說,整體而言,可持續投資產品的回報不俗,很多時也可跑贏傳統投資產品,但投資者必須為較長投資期作好準備。
新加坡銀行在提升可持續性方面亦不遺餘力。於2020至2021年年底期間,其客戶專注於ESG領域的投資基金規模增長了25倍。2021年,它成為亞洲第一間將ESG納入投資融資的貸款數額評估因素的機構。該行亦採用MSCI作為其ESG評級供應商,並正在研究加入更多評級供應商。於2021年,該行所管理的資產逾一半以上在MSCI ESG評級中被評為「BB」級以上。
客戶資產配置 宜以風險控制為目標
對於今年底至明年的市況,新加坡銀行認為,整體經濟環境仍然會充滿不穩定性,建議客戶採取較審慎的投資策略。
李凱琳指:「過去我們會幫助客戶設法增長財富,現在我們會建議他們以風險控制為目標。最近美聯儲說年底前仍會繼續加息,現在說明年息口會放緩暫時言之過早。」
她續指,中國內地正在不斷出台振興經濟措施,而現時內地公司市值已跌至非常吸引的水平。該行看好電訊股,但對內房和內銀股則持保守態度;亞洲定息產品方面,客戶宜作出防守性的資產配置,可考慮亞洲區投資級別債券。
今年以來,傳統投資產品的回報表現偏弱,而與傳統資產類別關聯度較低的另類投資及代表長期高增長趨勢的可持續投資產品則變得更具吸引力。擁有龐大專業投資團隊的新加坡銀行指出,另類投資和可持續投資產品已成為環球市場新趨勢,有助投資者作出更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及分散風險。
新加坡銀行大中華區香港總監李凱琳(Teresa Lee)表示,可持續投資產品很多時都能跑贏傳統投資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