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央行先後收緊貨幣政策,步入加息周期。美國聯儲局上月再加息0.75厘後,市場預期當局於9月議息會議上會加息0.5厘,其後加息幅度則因應經濟及通脹數據而定。歐洲央行及英倫銀行在加息步伐上雖然滯後於聯儲局,但兩者均表明在經濟放緩前提下,會繼續加息。歐美央行在貨幣政策上的微妙變化,料令美元強勢不再,對股票市場來說,將帶來正面訊號。
俄烏戰爭自爆發後,烏克蘭早前終成功出口穀物,相信食品價格將隨供應增加而回落,加上油價及大宗商品價格回軟,意味成本推動的通脹壓力將會下降。需求方面,基於市場對商品需求仍然強勁,故仍要留意需求端推動的價格升幅。
隨着商品價格紛紛從高位回落,加上經濟放緩風險上升,現時通脹對市場的影響力不及第二季,環球央行都開始調整市場對通脹及經濟前景的預期。英倫銀行早前一如預期加息0.5厘的同時,預告未來5季經濟將出現下滑,助市場對英國經濟進入低增長環境做好準備。
市場焦點轉至衰退預期
美國經濟已連續兩季負增長,出現技術性衰退,市場亦預期歐洲將會步入衰退,美國也會在明年出現衰退,因此市場焦點已逐步轉至經濟放緩甚至衰退的預期。
亞洲方面,亞洲央行首季奉行寬鬆貨幣政策,助經濟疫後復常後,首季末亦緊隨聯儲局的加息步伐,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央行均將利率逐步調高,升至中性水平。由於亞洲息率穩步上升,故亞洲貨幣表現相對穩定,其中印度盧比表現較歐羅好約10個百分點。
息差因素美元強勢不再
隨着美息已升至中性水平,聯儲局開始放慢加息步伐,相反歐洲央行及英倫銀行趕上加息快車,此消彼長下,過去數月的美元強勢料開始緩和,對股票等風險資產屬正面消息。
環球企業陸續公布第二季業績,雖然期內商品價格上揚,但中國以外地區企業的毛利率影響不大,主要與當地企業有能力加價有關,例如印度消費必需品價格上升,印尼的乳製品及糖類製品價格亦上揚。中國境內企業則受疫情影響,未能及時調升售價,毛利率普遍受壓。不過,隨着商品價格回軟,內地企業成本料於第三季獲得紓緩。
內地科網巨擘需找新增長點
科技股方面,近期科網監管影響雖減低,但隱憂仍在,更重要的是,那些科網平台巨擘過去的增長動力主要為其規模效應帶來的高速增長,但新監管制度下,政府不容企業擁壟斷性地位,意味巨擘昔日的高速增長不再,未來新的增長動力來自何方,大家仍在摸索之中。舉例稱,新遊戲版號復批後,部分大型科網股已連續5個月未有新版號獲批,反映政府「幫細不幫大」,巨擘要找到新的增長點,才能鞏固地位。
市場大幅波動,但從行業來看,只有綠色生態相關行業一直穩定增長,而且獲政策支持。政府要刺激經濟,必須增加基建投資,當中綠色基建更是重中之重。新能源車產業鏈是政策受惠者,政府為購置新能源車的消費者提供補貼,市場對新能源車需求上升,加上晶片的緊張供應獲得紓緩,商品價格下跌亦有助減低成本,種種因素均有利新能源車積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