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7月21日

李智穎 市場分析

【私銀觀】亞洲電動車產業即將加速

2025年之後,電動車市場可能集中於自動駕駛。亞洲可望引領從傳統出行模式到自動駕車服務等新模式的轉型。在電動車市場佔主導地位的先行者,或投資於該領域的科技巨頭,有望獲得重要優勢。

未來出行新模式令人振奮,十年後可能會迎來一個完全不同的局面。在我們看來,出行新模式無異於汽車行業的另一場「T型車革命」。

交通運輸行業的這場巨變將為汽車相關行業、整體經濟以及投資者帶來極佳的機會。亞洲在多個關鍵供應鏈領域都擁有先發優勢,在推動出行轉型的各個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包括從決定全球電動車的主流設計、特性和價格,到可能贏得市場份額的品牌等。

高增長意味激烈競爭

我們看好亞洲電動車行業的增長前景,預計未來十年電動車銷量的複合年均增長率將保持在雙位數。鑑於增長前景亮眼,我們的預測可能還算比較保守。不過,高增長市場也意味着激烈的競爭。

當100年前汽車首次成為主流時,許多企業家紛紛投入這一行業,實際上部分企業也繁榮了一個世紀,為股東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但也有許多企業不那麼幸運,在我們採樣的約500個品牌中,僅有一半企業的存在時間超過20年。汽車製造屬於規模經濟,如今具有一定規模的品牌數量不足100個。如果考慮通用汽車等擁有多個品牌的汽車集團,這一數字則會降至中等雙位數。

2015年中國國家統計局停止發布汽車公司的數量,當時有389家,我們估計目前的數量約為400家。《中國汽車報》報道2015年有100家新能源車初創公司註冊,2020年只剩下約40家。新公司還會繼續湧現,經濟規律反映未來10年或者20年行業還會繼續整合,一些企業會退出或被收購,一些則將脫穎而出。

因此,我們為投資者提出3項建議。首先,純電動車在技術上沒有內燃機汽車那麼複雜。因此整個行業由一家公司主導的可能性很低。實際上,近年來許多主要品牌已推出各種新款車型參與競爭。為獲得最佳的風險回報,我們建議分散配置於老牌傳統汽車公司、全球整車廠和部分本地初創公司。

業內細分市場不宜忽視

其次,整車廠往往會受到最多的關注,因其產品在消費者中的知名度最高。而汽車行業由龐大的供應鏈組成,例如電池生產及其二級供應商,未來幾年僅會有部分零部件在整車廠內部自產。此外,儘管純電動車所需的零部件總體上比內燃機汽車要少,但許多汽車行業的參與者仍能找到不錯的細分市場,比如針對頻繁進行電壓變換的方面。導航、娛樂、安全和自動駕駛等不同類型的軟件也同樣重要,這最終可望帶來最高的利潤率和可觀的規模效應。這自然也會成為老牌軟件公司爭相布局的領域。我們認為,把握所有這些相關領域的機會是重要的一環,而不是僅僅投資於整車廠。

第三,估值非常重要。即使新車型很有吸引力且電動車的增長前景也很亮眼,但部分公司高達20倍的市銷率估值已並不算低,從歷史資料來看,即使幾年後營收成倍增長的公司也難以支撐這樣的估值水平。而傳統整車廠和供應商則往往不受待見,估值也變得低廉。

投資者不應偏向或摒棄任何一個板塊,而應冷靜地評估資本升值的潛力。

李智穎

瑞銀

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大中華區股票主管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