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3月1日

鍾秀霞 基金

【香港】成份股投資群轉變 長線利港股

港股近月走勢士氣如虹,恒生指數不單重上兩年半新高的31000點水平,1月份大市成交更一度破3000億元的紀錄。到底港股是否已經出現泡沫?這就要由2009年金融海嘯之後說起。

在2009年之後,美國以量化寬鬆救市,美國股市隨之經歷了十多年的大升市,標普500指數及納斯達克指數屢屢創新高;相較之下,港股的走勢便十分落後,到了今年還未重上歷史高位。表面上,龐大的流動性是推升美國資產價格的主因,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就是以一眾科技巨頭為首的企業,在近年顛覆了全球經濟模式,並取得了極高的增長率。

港股出現結構性轉變

回看港股市場,仍然是由舊經濟板塊主導,地產、銀行、能源及電訊等傳統行業的收入增長較慢,不少更屬於國營企業,以穩定配合國策為主要目標,得不到投資者的寵愛,估值長期低廉,某程度上甚至落入價值陷阱。然而隨着中資新經濟板塊的加入,近年港股市場已漸漸出現結構性的轉變。

以往中資新經濟股份多數選擇在美國上市,希望能面向更多國際投資者。然而由於近年美國對於中國企業設下愈來愈多的限制,導致中資ADR回歸香港上市成為趨勢。另一方面,不少新經濟股份也以香港作為第一的上市地,這些行業包括了健康護理、互聯網、電商、生物科技及半導體等,而部分規模龐大、代表性高的企業,更快速地躋身恒指成份股或MSCI香港指數成份股之列。

其次,我們要留意的是,部分新經濟股份加入成為指數成份股,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個過程,慢慢增加其權重比例。可以預計,未來新經濟板塊將會佔指數的一半左右。既然指數成份股的整體盈利增長加快,那麼大市的估值也可望迎來相應的上調。

北水或長期配置港股

除了指數成份股的構成有變,投資者的構成也不再一樣。以往主導港股走勢的是國際投資者,如今北水的力量則愈來愈大。內地投資者對於一些優質的股份,往往願意給予較高的估值,一眾在中港兩地上市的股份,A股通常貴於H股,便是一大證明。互聯互通的開放,打破了中港兩地的投資隔膜,內地投資者眼看H股便宜得多,不排除成為了他們南下投資的原因。

對於很多歐美投資者來說,港股可能只是他們策略性投資的其中一部分,如果他們在其他新興市場或亞洲地區看到更好的機會,便會套現離場。在波動市況下,我們不時也會聽到港股成為外資的「提款機」,又或者外資需要「班資回朝」,這便是投資市場所說的本土偏見(Home bias)。可是對於內地投資者而言,很多在港上市的股份都是中資股,將來港股有機會慢慢成為他們的第二個本土市場,因此這些南來的資金有可能是長期配置。

猶記得2007年港股的「直通車」計劃推出時,市場一度為之亢奮,可是隨後計劃煞低,加上金融海嘯來襲,大市迅即下挫。十多年後的今天,「直通車」帶來龐大的資金昂首回歸,終於有望成為港股長線的支撐因素。

鍾秀霞

安聯投資

高級基金經理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