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投資者對於中資科技股的前景感到迷惘,一方面中央政府強調「雙循環」,以內需主導經濟,並把發展創新科技及科技自主視為最重要目標之一;但與此同時,中國政府最近針對中國科技企業提出反壟斷新監管草案,若落實實施,將對在各行各業佔市場領導地位的互聯網巨頭構成影響。儘管如此,近年來各行業競爭日益激烈,老牌科技巨頭的市場份額正在不斷流失,並由新進的小型「挑戰者」急起直追。與幾年前相比,這些巨頭在各板塊的領導地位其實已經稍為削弱。因此,這項法案的實施對這些巨頭構成的負面影響可能不是市場想像的那麼惡劣。
我們還留意到,隨着針對某些子板塊的監管逐漸收緊,中國領先的互聯網企業過去多年來一直為更加完善的監管環境做準備。舉例來說,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已經開放其人工智能和雲端平台,以支持技術生態系統合作夥伴以及中國的技術創新事業。另外,一間龍頭音樂串流應用程式公司一直與唱片公司調整其獨家音樂知識產權的權利結構;亦有一些網上旅遊公司對其搭售(Bundling)策略進行調整。
電商支付網上服務更多審查
我們相信新法規可能會限制電子商務平台透過大肆補貼的方式擴大用戶基礎的能力。現時一些電子商務平台提供強而有力的補貼,使售價低於成本,以爭奪用戶流量,但日後這可能屬違法行為。一些電子商務或網上服務商也可能會受到審查,審查範圍包括基於購物歷史與個人偏好為不同用戶提供差異性價格。監管機構將根據反壟斷法指南對這些行為進行密切監察。儘管如此,由於近年來電子商務和外賣行業的競爭日益增加,愈來愈多商家和餐廳已使用多個平台。我們亦預期支付板塊也將受到金融技術監管收緊的影響,2020年11月一間中國領先金融科企推遲上市即說明這一點。
網上娛樂搜尋受影響相對小
我們認為,由於業界競爭更加多元化,網上娛樂和搜尋平台所受的影響可能較小。領先的網上娛樂平台已經紛紛採取行動化解監管機構對其潛在壟斷行為的擔憂。例如,一間音樂串流媒體逐漸退出成為全球領先音樂唱片的獨家音樂版權分銷商。此舉不但沒有對公司的業務模式構成重大影響,反而優化了其成本結構。
法規雖帶來短痛但長線有利
總括而言,加強對科技公司的監管是一個全球趨勢。儘管我們不能排除政府會有進一步的指引陸續出台,加大對強大的互聯網平台的監管,我們相信中國政府並非旨在遏制互聯網公司的長線發展或將其分拆,因為平台經濟為整體經濟帶來創新並促進數碼化。相反,政府擬出台的法規可以將競爭格局塑造成更平衡且更可持續的環境,以實現長線增長。再加上國策支持科技發展,只會增加對科技提升及創新的資源投放。因此,我們對於中資科技股的投資策略是「趁低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