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認為中國醫藥行業將繼續增長,但國家醫保局醫保控費可能在短期內令醫藥行業的增速出現波折,預料國家醫保局即將在11月/12月間進行的國家醫保目錄價格談判,正給行業帶來一定壓力。
鑑於將有更多藥品競爭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且2020年上半年國家醫保基金盈餘可能下降,我們認為與前幾輪談判相比,此次降價幅度可能會更大。對於PD-1腫瘤免疫治療藥物,我們預期國家醫保局將支付標準調整到平均每年約5萬元人民幣或以下,這樣的支付比例對於國內PD-1公司可能並不樂見。
然而,我們認為較低的PD-1定價可能顯著改善藥品的可及性,並可能促成長期銷售增長。我們預測中國的PD-(L)1市場規模仍然可能達到500億至700億元人民幣,而此前更樂觀的預測是約1000億元人民幣。
圖:醫藥支出持續攀升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國家統計局
我們分析了快速跟隨/授權引進研發模式,以研判中國醫藥研發的可持續性。認為隨着新的藥物靶點、治療方式和聯合療法的數量繼續增加,短期內快速跟隨模式將繼續興盛。我們看到愈來愈多的中國公司獲得授權,引進海外資產,並認為這是一個好的趨勢。授權引進交易的成功與否,取決於資產特徵與引進方的開發能力,這是決定交易定價的關鍵。授權引進交易正變得更加昂貴,背後原因不只有競爭,還因為生物技術公司往往會獲得高額估值,從而推高資產價格。
全球化是增長關鍵
全球化對中國頭部製藥/生物技術公司的未來增長將至關重要,這是因為中國以外的市場比中國市場大得多,一家公司的研發和商業能力只有在與全球競爭對手的較量中才能得到充分證明。近年來,中國公司已透過數筆重要的授權轉讓交易開始了全球化步伐。我們做了一個案例研究,分析日本製藥業如何在面對日本政府控費和大型跨國藥企競爭的情況下,透過擁抱全球化實現持續增長。日本醫藥市場與今天中國醫藥市場的相似性,使日本製藥公司的經驗更值得借鑑。
看好生物科技行業
我們繼續看好生物科技這個子行業,這是因為抗腫瘤藥預計將是增長最快的治療領域之一,而生物科技公司將抗腫瘤藥物視為其商業化產品和管線的重要部分。